工业互联网为金融普惠提供发展新思路

新华财经北京6月7日电(记者陈奥 吴丛司)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大制约。长期以来,由于中小企业天然弱质性、金融机构服务动能低、供应链金融推进难度大等原因,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专家认为,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中小企业经营生产数据汇聚、处理、分析,形成实时精准用户画像,可有效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融资效率,促进普惠金融渗透力增强,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渗透力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难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且取得积极成效,但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违背传统金融机构风险规避“基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张明裕表示,中小企业体量较小,企业本身主体信用不足。融资环节金融机构考察的因素是企业未来长短期偿债能力,但中小企业存活时间短,缺乏足够可信的数据,使得按传统依托数据支撑的评价体系没有办法满足融资需求。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动能待提升。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张宇认为,中小企业利润微薄,可持续性经营能力普遍弱,存在较高的风险溢价。同时,中小企业贷款频率高、单笔贷款额度小,导致贷款流程成本偏高。在风险溢价和流程成本共同作用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被抬高。而传统大型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产品利率都比较低,因此传统金融机构推动普惠金融的动力不足。

“银行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较大信息壁垒。”张宇表示,这导致无法精准描绘中小企业信用画像,客观评估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和偿债能力,进而评估中小企业贷款收益风险。

供应链金融推进难度大。普惠金融提供者不仅局限于金融机构,基于真实业务场景的供应链金融也是普惠金融重要组成部分。但供应链金融仍面临专业化和平台化水平低、数据流通共享机制不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难度大等诸多挑战。

张明裕表示,大企业的信用无法惠及处于贸易远端的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托大企业的信用,服务其上下游中小企业。但是产业链条中,由于产品端到端交付是通过分工协作完成的,中小企业不直接和大企业产生贸易往来,传统互联网技术手段下,大企业一级之后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无法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做金融,大企业的信用输出无法惠及处于贸易远端的中小企业。

“多方的贸易信息无法形成有价值的聚合。”张明裕表示,由于供应链是多方共同来参与完成,采购、销售、仓储、物流运输、税务、保险等数据分散在不同机构,传统互联网技术手段下,无法高效完成有价值的聚合使用。

工业互联网提供普惠金融发展新思路

工业互联网重塑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培育产业新生态,激发金融服务新动能,构建生态产融新模式,为提升普惠金融渗透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在纾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浪潮工业互联网负责人庞松涛认为,中小微企业需要建立普惠金融新模式。创新传统征信模式,核心是工业数据,而工业互联网是以工业数据为驱动的模式创新赋能器。工业互联网的主体是千千万万的中小微企业,这与普惠金融主要的服务对象不谋而合,所以两者能有效融合、相互助力。作为新基建,工业互联网能提供有效抓手与实施路径,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动培育大中小企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生态。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入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价值生态体系,可获取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资源,实现各类工业要素跨地域、跨行业的精准配置和高效对接。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数据汇聚、流转、共享,有效优化企业内部生产制造和经营决策,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上大中小企业协作水平,夯实产业生态数据信息基础。

张明裕表示,工业互联网打通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经营等环节,形成丰富的公共数据资源,同时,原来分在不同地域、不同机构、不同系统的数据通过工业互联网形成了有效聚合。分析挖掘不同环节的数据,可为企业信贷提供多维的风控支持,依靠大数据建立多元的信任评估和有效的风控模型,提升普惠金融效率,加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深度激发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新动能。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的深度联动衔接,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金融机构可建立差别化定价机制和风控模型,提高服务对象识别能力,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并优化信贷审批和发放流程,进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中小企业服务成本。

有效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生态的产融新模式。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可共同建立产业生态;搭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基于真实交易场景盘活商业信用,能解决资金适配性问题,提高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建设覆盖可持续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社会贡献外部性的全面信用评估体系,形成工业互联网用户的精准画像,将增强供应链金融风控能力,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基于工业互联网增强普惠金融渗透力

专家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并基于工业互联网增强普惠金融渗透力。为纾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云上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流转共享体系,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适配顶层架构。

一是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对于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的科学研究,归纳工业互联网产业内涵、外延和发展特征,针对性制定产业培育政策,实现政策体系对工业互联网产业各领域的全覆盖;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关键环节,引导企业加强工业互联网产业关键基础技术研发,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走实走深;加快数据要素流转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建立完善工业数据的共享、交易机制。

重庆经信委科技处彭峰表示,要在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发挥工业互联网各项政策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构建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关键、产业为支撑、安全为保障、应用为根本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二是完善数据资源流转共享机制,释放数据价值。张宇表示,要推动建立健全涉企数据共享机制,基于工业互联网打通经济社会治理部门数据孤岛,建设中小企业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为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系统支撑。完善工业互联网数据确权、分级分类、价值评估、流转交易、数据安全等机制,制定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规范,引导数据共享流转和有序开放,推动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数据资源高效流通。搭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中小企业数据集成和共享平台,探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在普惠金融的创新应用,深度激发释放数据价值。

三是夯实数据基础,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流转共享体系。完善工业互联网数据确权、价值评估、流转交易等机制,制定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规范,推动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数据资源的高效流通。搭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中小企业数据集成和共享平台,探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