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经济特区立法权 上海获准制定浦东新区法规

新华财经上海6月16日电(记者杨有宗)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作出决定,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

相关专家表示,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使得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制度供给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也为浦东新区乃至整个上海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给上海地方立法赋能扩权

据了解,此次决定共有三条。第一条明确了被授权的主体、制定法规的权限要求和实施范围,规定: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第二条是关于浦东新区法规的备案审查。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依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将浦东新区法规分别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浦东新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作出变通规定的情况。第三条是实施时间,授权决定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林彦说,立法法2015年修订时已为地方创新配备法制工具,但与此不同,浦东此次获得的授权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更为接近,明显有鼓励其更加积极进行制度创新的意味。

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在作决定草案相关说明时表示,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比照经济特区法规,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基本规则,制定法规,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作变通规定。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表示,“比照经济特区法规”,这就是给上海地方立法赋能扩权,在浦东新区行使相当于经济特区的立法权。

助力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从行政级别上看,浦东新区仅仅是上海市的市辖区,但其经济体量超过国内不少设区市,这也彰显了浦东新区不同的地位和此次上海获准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特殊意义。数据显示,2020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稳定在万亿元规模,新设企业数量增长41.4%。

丁伟说,上海肩负着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使命和责任,很多改革是在现有法律制度都没有的情况下进行探索的。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协调同步,这是上海改革的特点。“2013年中央把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放在上海、放在浦东,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对相关法律、法规在自贸试验区调整适用作出决定,这在当时的立法法中找不到依据。决定作出后,在2015年修改立法法的时候,就把这个制度写进立法法修正案,固化了这一制度。”

“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现在上海的改革发展又遇到新的问题。按照中央的要求,浦东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为完成这一艰巨使命,浦东需要得到最有力的法治保障。”丁伟表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建立和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使得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制度供给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为浦东新区乃至整个上海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去年举行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央也提出,浦东新区未来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要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加强重大制度创新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迎新机遇

在6月10日开幕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上海确定了今后5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举措,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能级要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在陆家嘴这一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交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等一大批银行理财、基金公司、保险资管机构加速落地。这里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占全国总量的近1/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33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中,有25家落户在此。

进一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需要在金融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动作。浦东新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在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提升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不过,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波观察认为,“此前进行了多种探索,由于一些改革权不在地方、一些部门步调不完全一致,总体进展比较慢。”

一方面要实现更进一步的开放,另一方面要强调风险可控。在这两个目标的平衡过程中,此次上海获准制定浦东新区法规意义凸显。业内人士指出,利用国外比较先进的金融监管制度来控制风险,再进一步去形成金融产品和跨境资本流动的有序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途径。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也提出,研究在临港新片区放宽非居民相关资金的用途限制,参照国际惯例进行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支持金融机构在临港新片区设立离岸金融业务中心或跨境金融中心,支持市场主体在临港新片区打造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跨境证券投资、国际再保险等离岸金融业务。

此外,上海获准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也将在高端医疗服务、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方面打开更大想象空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