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伟:树立“食在医前”观念 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一致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议程”)。“2030议程”制定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子目标,为未来15年全球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开启了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新纪元。

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其所涵盖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广泛性和普适性,同时,各目标之间具有多层次的联系。虽然这可能会增加执行工作的复杂性,但也会产生潜在的协同作用和一体化作用,以及各目标之间的叠加效果和良性溢出效应。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我们的启示是,必须打破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所构建的格局划分,突破深沟壁垒,以交叉的、透视的、立体的大视角、新理念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中,“目标2”是“消除饥饿,实现食物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目标3”是“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这两个目标是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和基础。很明显,这两个目标也都与食物,或者说与“吃”事密切相关。

如何利用食学观点,同时推动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仔细探究各个子目标。“目标2”的子目标1为“确保到2030年消除饥饿,使所有人、特别是包括婴儿在内的穷人和处境脆弱的人都能获得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在“目标3”的各项子目标里,子目标4旨在通过预防、治疗及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将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减少三分之一。子目标8旨在实现人们的健康保障,包括提供金融风险保护,人人享有优质的基本保健服务,人人获得安全、有效、优质和可负担的基本药品和疫苗。

显然,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吃方法”来推进实现上述子目标。“吃”具有四种作用——充饥、致疾、防疾、疗疾。如何“充饥”而不“致疾”,如何“防疾”且又“疗疾”,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重视并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吃方法”,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力行、积极主动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2、目标3以及相关子目标作出贡献的关键。

“吃”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吃前、吃中、吃后三个阶段。在吃前阶段,需要考量肌体需求、食物类型及所处季节,即“吃前三辨”,从而相应选择食物。在吃中阶段,要注意数量、种类、频率、温度、速度、顺序、生熟七个维度,即“吃中七宜”。在吃后阶段,要进行“二个检验”,即食物消化后的大小便等释出物是否正常,以及食后的其他肌体反应状况。这样的“吃方法”称为“世界健康膳食指南”。

图片1.png

2019年G20大阪峰会后援会议——世界食学论坛“SDGs与食物问题”主题会议召开之际,“世界健康膳食指南”已经得到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被载入论坛成果《淡路岛宣言》之中。大多数膳食指南只注重吃中阶段,另外两个阶段则被忽略,然而,就一个营养充足的、完整的进食周期而言,吃前和吃后两个阶段与吃中阶段同等重要。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学指南《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就是说,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上游、中游、下游之分。上游的关键在于食物摄入,中游在于心态和运动,下游在于医事。小到每个人的健康长寿,大到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一个关键点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转变观念,要树立“食在医前”的观念,积极主动地提高防病能力,摒弃“挣钱治病”的观念,做健康长寿的主动者,不做恐慌疾病的被动者。把“吃方法”放在首位考虑,放在医疗的前面考虑,让我们更容易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让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提醒自己:我是自己健康的责任人,我是自己健康的受益人,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者。(作者单位: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



编辑:刘清华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