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水肥一体化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新华财经昌吉7月7日电(记者成石麟)今年以来,昌吉市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在全市各乡镇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不仅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而且实现了全市农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7月5日,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们忙碌在三工镇新戽村的田间地头,对今年春天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的农田进行土壤养分分析、农作物长势研判。新戽村在1400亩农田里配备了田间智能墒情监测系统、田间气象监测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物联网设备的精准管控,降本增效。村民唐生贵今年开春承包了150亩番茄,由于使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目前长势好于往年,再有一个月后就可以上市了,预计亩产10吨左右。

过去番茄施肥浇水,要利用人工或施肥机器,将肥料在地里撒一遍,然后筑坝打埂子,再进行大水漫灌,150亩地需要5个人花上整整3天半时间。土地不平或施肥不均,就会出现淹死番茄和烧死番茄的现象,水肥一体化不仅使唐生贵的番茄增产,还节省了劳动力。

水肥一体化使农业降本增效,也促进劳动力解放,村民从观望到积极主动,村里目前已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5千亩,种植番茄、玉米、葫芦,近期还将实施3300亩,实现全村9700多亩可种耕地的水肥一体化全覆盖。

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千亩制种玉米示范基地里,制种玉米种植大户马占贵,正在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水肥一体化设备浇灌制种玉米。他说,过去种地,施肥浇水要靠人力和机械,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益不好,收入不高,自从使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制种玉米,每年不仅可以节省1.7万元的人力和机械费用,而且制种玉米的产量在逐年提高。

目前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耕地面积为3.57万亩,主要种植制种玉米、番茄、啤酒花、辣椒,水肥一体化使用率达到100%,农作物增产30%以上。

昌吉市财政局驻二六工镇幸福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队长崔炳华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盐碱地的改造,争取让水肥一体化的利用率更高。”

据了解,2017年以来,依托自治区项目资金,昌吉市大力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水肥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等问题,先后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1.4亿元,在9个乡镇,共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15个,示范面积约10万亩,辐射面积达82万亩,“十四五”期间,昌吉市将实现水肥一体化全覆盖。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顾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