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里刨食到还田于林——中国标杆乡村大寨绿色“蝶变”奔小康

新华财经太原7月12日电(记者吕梦琦、陈梦阳、张逸飞、解园 )提起现在的生活,85岁的李毓明笑得合不拢嘴。这位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村民,经历过童年的饥饿、青壮年时的土里刨食,如今享受上了村里的分红、福利和对老年人的额外照顾。

作为一个曾经自然条件恶劣的小山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村因开山造梯田发展农业而闻名全国,成为中国各地学习的榜样。

如今的大寨村已经不再依赖农业。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村民们都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2020年大寨村集体经济收入23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6万元。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李毓明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了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宣告这一历史性成就的直播。他激动地说:“在我小时候,做梦都不会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和中国各地的无数村庄一样,几十年间,大寨村见证了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温饱有余,再到实现小康的巨变。

在李毓明的回忆中,他的童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榆树皮、树叶、麸皮都吃过”。

正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大寨村村民从1953年开始开山、填沟造梯田,把零散的耕地连成片。这种田地极具特色,在山坡上由上往下一层层排开。人们把石头从山上挖出来,在每一层土地边上垒起石堰,以防止水土和肥料流失。

年轻时的李毓明参加了村里的开山造田,那份辛苦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一开始全靠一双手,后来才有了一台手扶拖拉机,早上4点钟就开始干活,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他说,靠着这些人造梯田,他才养大了4个孩子。

对于爷爷年轻时经历的这些艰辛,30岁出头的李振江只能从爷爷的回忆中去体会。靠着在当地旅游公司工作和经营两家纪念品商店,李振江一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

中国共产党一直将“三农”问题视为重中之重。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依靠农业科技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推广,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66949万吨,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今,大寨村民不仅不用再开垦梯田,反而开始对过去千辛万苦开垦出的梯田进行退耕还林。从空中俯瞰,大寨村已是满目葱绿。

“现在大寨梯田大约还剩500亩,已经退耕300余亩。”大寨村干部李海滨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大寨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过去20年,大寨先后投入1亿多元进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当年的农业标杆已经变成中国美丽乡村的一张“新名片”。2019年,大寨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当年还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曾经有约1000万人,包括130多个国家的25000多名外国人来到这个“样板村”参观。现在,来的人依旧很多,却几乎都是游客,最多一年高达30万名。

依托良好的生态和高知名度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是现在大寨的主导产业。旅游收入已经成为大寨村530口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李振江和他的父亲李禄祥,都在村里的旅游公司工作。

“在大寨,每一户村民都在旅游公司有股份,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每人可以发1000元福利。此外,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200元,70岁以上老人发300元。”73岁的郭凤莲说。这位“铁姑娘”是大寨的标志性人物,她不仅参加了造田运动,还一手创办了大寨集团。在今年“七一”前夕,作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她受到表彰。

“粗放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下决心走绿色发展之路。”郭凤莲说,大寨先后关掉了煤矿、水泥厂等多家20世纪90年代起创办的企业。

大寨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

和几十年前爷爷那辈人只能住在简陋的窑洞中,每天需要砍柴、挑水不同,李振江和父亲现在住在村里早在十几年前就统一建起的楼房里,享受着集中供暖、供水、污水统一处理等便利生活。

“村里有幼儿园、中小学、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还有各种活动设施,绿化又好,生活真的很舒适!”李振江说,正是这些吸引他放弃在北京打工,回到家乡发展。

发生在大寨村的绿色“蝶变”,同样也发生在中国的城市里。中国城乡面貌巨变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奇迹,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接近10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达到13.6亿人。

“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大寨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探索的一个有趣案例。”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伍思扬说。在一名中国学生的带领下,2018年他踏足这个在中学时代就听说过的著名中国山村,进行了3天的参观。

李振江现在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发展旅游是大寨的未来,我们会爱护这片森林,因为守护好这里的生态,就是守护好我们的饭碗。”李振江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顾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