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党组织工作者怎么炼成?来看4位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分享

新华财经重庆7月23日电(陶玉莲)“我心目中的金龙村就是群众生活的家园、观光旅游的公园、寄托乡愁的田园。”21日上午,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记者见面会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春兰这样表示。

当日,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党支部书记罗春兰、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党支部书记吴开英、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邓跃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4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分享了在基层用奋斗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懈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

和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干”的村干部

曾经的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曾是出了名的后进村,村级党组织涣散,村民收入水平低下,村容村貌脏乱不堪。

2017年,南川区启动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工作。村支书罗春兰感到这是一次改变乡村面貌、改善人居环境、拉近干群距离的契机。罗春兰找到镇领导立下了“军令状”,将试点工作落到了金龙村。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尽管村支两委再三动员,村民们却无动于衷,“老百姓看到我们就关门走人。”眼看着施工队入场的时间越来越近,罗春兰一咬牙:村干部撸起袖子干!“一开始,村干部干,群众看热闹、说风凉话;后来,村干部干,一部分群众跟着干;再后来,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大家一起干。”

真心换真情,实干得民心,金龙村的巨大变化,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接下来罗春兰的工作逐渐展开,特别是在乡村治理方面,金龙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组建小喇叭等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理论宣讲、安全巡逻、农业技术培训等工作;成立了综治中心1个、法治大院3个,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村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农民法律援助;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我看来,未来的农村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家园、观光休闲的公园、寄托乡愁的田园。”提到未来的畅想,罗春兰充满了希望。

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的“开心英雄”

铜梁区土桥镇六赢村党支部书记吴开英在村里工作了18年,经她调解的大小矛盾难以计数,“1991年当我面对鲜艳的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时候,心里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对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我也想像我的名字一样,成为一名开心的英雄。”

2018年,六赢村成立了“开英工作室”,村里97%以上的矛盾纠纷都能就地调解。吴开英还以“开英工作室”为基础成立了乡村振兴理事会,从村干部、新乡贤、好乡亲、返乡能人、青年骨干中推选产生理事,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村内重大事务决策。

吴开英还带领村民一起因地制宜发展莲藕产业,和种植大户一起成立“荷美莲藕”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龙乡莲藕”商标,并与永辉、重百等多家大型超市签约销售,帮助村民畅通销售渠道。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连续十年举办荷文化旅游节,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如今,六赢村因莲藕种植和“荷和原乡”景区而远近闻名。“2020年,我们的集体收入达到了58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3万元。”吴开英介绍到。

六赢村近几年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等12项荣誉。同时成立的“开英工作室”调解矛盾纠纷的做法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聘请清华博士、硕士担任实习村长的大学生村官

2009年7月毕业于海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邓跃虎,为了“村官梦”放弃“汽车梦”,2011年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回到荣昌老家农村工作,扎根基层10余年。

当年的邓跃虎是村里唯一一名大学生,现在的通安村班子成员有6名大学生,还聘请了5名清华博士、硕士担任实习村长。通安村的这些改变源于这些年在人才振兴工作上的不断努力。

初到村里不久,邓跃虎就接到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重任,在各方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邓跃虎带领大家积极探索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文旅融合路径;搭建智库资源平台,聚力发展乡村振兴;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助推人居环境提升等多条发展路径,带领通安村从空壳村发展到年纯收入20余万元。此外,村子大打“乡村人才”牌,引进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这也是重庆市唯一一家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

在他的带领下,通安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和中国乡创地图“乡村振兴创新示范村”“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重庆市先进城乡社区”等荣誉称号。

邓跃虎说:“未来,我想把通安村打造成大家心目中的诗和远方,让我们每个村民都有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带领群众养猪、修路、架桥的致富带头人

石柱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曾经营着中益乡场至石柱县城的中巴车生意,生活无忧。

2003年,因为时任村支书父亲的一句“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王祥生回村担任村文书,至今已扎根基层18年。

201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王祥生开始带领群众养猪、修路、架桥,发展村集体经济。

在近几年的攻坚中,华溪村围绕扶贫抓党建,坚持用干部辛苦换群众幸福,不断增强党支部服务力、创造力、引领力,开展用“三链”促“三变”,让百姓享“三甜”的脱贫实践,为民解忧、带民致富,全村打造了1800亩的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并规模化养殖中蜂426群,建成扶贫加工车间2700平方米,打造了偏岩坝农家乐一条街,建成了蜜蜂文化游乐园、金溪书屋、初心学院,推出了梯田荷花、池塘垂钓体验项目,仅2020年就接待团队247个约8000人次,全村17家农家乐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王祥生说:“华溪村面积22.36平方公里,其中85%以上是森林,村民习惯性地把蜂养在山上,现在华溪村村民的生活也像蜂蜜一样,过得甜甜蜜蜜。”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