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招”打造国际消费升级新高地

新华财经上海7月29日电(记者陈爱平)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日前在商务部召开的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表示,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日前,上海市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印发实施方案、部署行动计划,打响了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

上海等市率先启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商务部等14部门此前印发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有:一是聚集优质消费资源。二是建设新型消费商圈。三是推动消费融合创新。四是打造消费时尚风向标。五是加强消费环境建设。六是完善消费促进机制。

26日举办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并指出,要充分发挥消费对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努力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走在全国前列。要用足用好既有的优势,在锻长板中坚定发展信心。要对标一流,在补短板中找准工作抓手,特别是要在空间形态布局、服务能级提升、产业融合发展、自主品牌打造等方面下更大力气。要强化央地、区域和部门协同,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模式。

近期,上海印发了新一轮《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打造消费地标载体,强化消费枢纽功能,优化消费购物环境,提升消费供给质量;释放高端消费、在线消费、服务消费、外来消费和夜间消费潜力,加快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做大消费流量规模,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全球消费目的地,构建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商业文明,全面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分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具有强大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消费资源集聚地和消费创新风向标。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意义重大,既有利于全面促进消费,也将助力打造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型平台。

上海消费市场加速振兴

上海市统计、商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48.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3%,两年平均增长7.6%。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287.13亿元,同比增长28.4%,两年平均增长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61.31亿元,同比增长54.0%,两年平均增长0.1%。从主要商品类别看,金银珠宝、化妆品和通讯器材类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72.4%、24.0%和19.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25.0%、26.6%和8.0%。实体店铺经营明显回暖,限额以上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7%,两年平均增长9.1%。

具体来看,上海消费供给引领潮流,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首店、旗舰店数量居全国第一,国际品牌纷纷选择上海开展新品首发活动;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加快形成。上海商业创新活力强劲,无人零售、社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集聚了一大批资源配置能力强的领军企业,成为新零售的“策源地”和“竞技场”。

专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着新的发展空间。一是疫情催化全球在线消费逆势增长。国际知名研究机构eMarketer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零售总额下降2.8%,但全球零售电子商务交易额逆势增长25.7%,规模达到4.213万亿美元。其中,我国零售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0%的增长,规模达到2.16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达到51%。上海正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将助力在线消费加快发展。

二是疫情推动高端消费回流趋势明显。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下滑23%,其中欧洲和美国奢侈品市场分别萎缩36%和27%。同期,我国奢侈品消费逆势上扬48%,上海高端品牌零售额更是猛增50%以上。

三是疫情为我国本土品牌赢得新的发展空间。2020年“国潮”发展迅猛,阿里研究院《2021中国品牌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天猫新品牌的销售额达到2016年的17.9倍。天猫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城市商业创新力——2020新国货之城报告》显示,上海稳居“新国货之城”榜首,2020年注册地在上海的新锐品牌线上销售金额占全国的1/6,2020年销售过亿元的老字号中上海品牌占比近1/3。

上海新“招”: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 

王文涛说,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聚焦“国际”,广泛聚集全球优质市场主体和优质商品、服务,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努力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要紧扣“消费”,高标准推进商圈建设,引领消费潮流风尚,加强市场监管服务,全力打造消费升级的新高地。要突出“中心”,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球消费者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的中心。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顾军介绍,上海将更好完善城市商业体系,打造世界级消费地标。上海商业载体建设,既要高大上,也要有烟火气。要加快建设高能级、高品质、高颜值的世界级商圈,打造面向全球消费者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要建设引领高品质生活和辐射长三角消费市场的五个新城商业中心。要培育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同时,要完善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动商业资源下沉社区,增强“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

上海将更好提升企业主体能级,打响一批本土消费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支持出口企业打造自有品牌。打响一批引领性本土品牌,支持引领性本土品牌进商场、上平台、入驻特色主题街区、进免税店,拓宽销售渠道。支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和电商平台实施自有品牌战略,提升自有品牌产品品质。深化老字号“一品一策一方案”,支持发布“国潮新品”,加快产品迭代更新,推出伴手礼、时尚款、定制款等各类新品。

上海将更好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区域整合和协同创新,实现区域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要推动流通方式创新,促进商贸流通业与一、二产业数字化融合,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有效衔接。要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提高农产品冷链流通能力和产销对接服务能力。要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城市共同配送,推动末端配送模式创新发展,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上海将更好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向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培育形成一批老字号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打造100个左右上海网络新消费品牌。建设一批“商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打造10个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数字商圈商街。加快优质直播平台培育,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直播活动,打造一批体现上海特色的潮流直播消费场景。加快消费领域新基建建设,促进电商物流,智慧末端配送等数字化供应链设施配套。同时,要发展“数字+生活服务”,加快促进生活服务业上线上云。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