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弄堂里的新生活

新华财经上海8月3日电(记者王辰阳 郭敬丹)“阿婆,台风天怎么出门啦?”“家里停电了,我去看看电闸。”“我先扶您回家,让我帮您检查一下。”……上海市南昌路74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对话,让人感到亲切。

南昌路所在的上海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历史建筑荟萃,红色史迹聚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就在这里。“在有着如此深厚红色底蕴的基层工作,我们更要带头传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做好社区治理工作。”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米文蕾说。

这里是老旧公房聚集区,解决居民生活的不便,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的重点。

辖区内的永嘉居民区金谷邨建于1930年,90多年过去,历经风雨的老建筑不仅外观受损,“厨卫合用”的居住条件更是难尽人意。2019年底,这里启动住宅修缮项目,瑞金二路街道拿出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进行厨卫改造。

挨家挨户了解民意,摸排房屋建筑情况,居民代表协商讨论……金谷邨房型多种多样,公用卫生间的位置和大小不尽相同,其使用居民从1户到3户不等。在确定改建方案期间,有人担心分配空间不均,有人担心施工带来生活不便,有人担心新增马桶的安装位置……重重顾虑下,一些居民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这项民生工作一定要做成,一定要彻底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永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颜琳说。社区老党员唐子涛以自家的修缮改造为例,向居民作宣传。街道与设计方结合各家的房屋格局及合用情况,确定了“一户一方案”的实施举措。如今,首批参与改造的35户金谷邨居民已经用上了独用卫生间,更多住宅正在陆续改造中。

“老房子里也有高品质生活了,心情特别舒畅。”一些居民特意来到居委会表达感谢。

“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颜琳在永嘉居民区做了10多年党总支书记,她说:“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了,对居住条件、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我们要真正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做更多实事。”

党建引领社区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金谷邨小区逐步形成了社区居民、执委会、社会组织、小区物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一条条体现楼栋特色的“楼道公约”逐个亮出,一栋栋老房子得到了精细管理。

近年来,适老化改造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米文蕾表示:“社区的老龄化率高,针对部分居家老人的养老需求,我们还要进行房屋适老化改造。”据了解,街道对老旧房屋装修、设施进行了全面拆除翻修,对房屋功能布局、行动路线、存储空间等按照适老化要求重新规划设计,目前已累计帮助39户社区老人圆梦。

8.3.jpg

南昌路168弄的“口袋公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里在保护老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致力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记者看到,在南昌路168弄的方寸之地,出现了一座浸入式花园,满目绿植让狭窄的空间更显层次,居民和游客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称——“口袋公园”。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