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平房片区30条“硬核”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实现企业开办“一表填报”“一网通办”;探索“先证后查”新模式……近日,哈尔滨新区平房片区推出《2021年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聚焦审批、监管、服务三个领域,发布了下半年将要实施的30项创新工作举措,旨在通过构建优良营商环境“软实力”,打造地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聚焦“极简审批” 推动流程再造

《要点》提出,年底前平房片区将完成行政审批服务局机构设置工作,渐次推进审批服务由“物理整合”到“化学变化”。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化市场主体“秒批+秒销”服务,8月底前推行个体工商户设立、内资自然人公司设立“秒批”服务,个体工商户设立、内资自然人公司设立全程线上办理时间由3小时压缩到5分钟;推进企业线下开办1个环节、1个小时,“五章一盘”及相关服务费全部达到“零成本”,实现企业开办“一表填报”“一网通办”;实施审批服务“零见面、自助办”,9月底前力争实现电子印章与实体印章互联互通。

同时,平房片区还将探索“先证后查”新模式,大型连锁餐饮服务单位有10个及以上门店,做到门店商号、原料采购、经营管理“三统一”的,先发证后场地核查。

推进“告知+承诺”审批,9月底前探索实施“承诺即修复”,建立“源头前置承诺+期满告知提醒+政府主动代办”的一般行政处罚失信行为信用修复新模式,实现最快捷、最便利的“极简修复”“秒修复”,提升企业信用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精准监管” 推动平台赋能

根据《要点》,下半年平房片区还将围绕精准监管下功夫。进一步优化“界面+清单”监管模式,11月底之前,平房片区将在“一支队伍”管执法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部门和综合执法局管罚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管信息与执法信息的双向告知、双向反馈。推动“互联网+监管”场景应用。全面归集各类监管数据,推进区内各行业领域监管业务系统与上级“互联网+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完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监管、工程建设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形成跨部门联合监管的工作机制和场景应用。

同时,聚焦市场监管、工程建设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重点领域,基于“平易办”一体化平台“平e察”模块,在投资、流通、生产等领域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实现风险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探索“重点领域+综合试点”监管,针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重点领域,建立重点监管清单制度,确定重点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规范重点监管程序,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

聚焦“最优服务” 推动体验升级

如何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的服务体验?《要点》提出,拓展“网办+综窗”服务内容,年底前实现集中行使行政审批事权“全程网办”并向商事领域拓展,全面形成线上“申报+咨询+受理+审批+发证”的全程网办业务模式,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同时,打造“一站式”服务品牌,在企业登记注册、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人才落户、法律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打造更多 “一站式”服务品牌,开通广告产业园、动漫基地和云谷园区政务智能服务驿站,实现园区企业“门口查、自助办”;深化“自动办+专属办+即时办”功能,进一步提升无人干预自动办理覆盖面和办结率,梳理一批流程相对简单的高频办理事项,形成任务清单和实施方案,并完成无人干预自动办理或辅助审批应用场景建设。

此外,平房片区年底前还将持续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政企沟通面对面、服务企业零距离”活动。完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包保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营商环境“监督员”职能作用。开展“百户企业大走访”活动,扎实推进“走千企、访万户”“政企沟通面对面、服务企业零距离”活动,确保对市场主体服务全覆盖,延长服务链条,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记者 韩丽平)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珂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