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定制”技能人才还需完善培养评价机制

新华财经乌鲁木齐8月13日电(记者郝玉)长期以来,南疆四地州受制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居民文化程度不高,就业能力不足,整体发展相对滞后。近些年,新疆重点对南疆地区劳动人口开展培训,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人才,为提升当地发展水平注入动力。但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平衡、引进人才困难等现实问题仍然存在,需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多渠道开展培训,增加技能人才供给

南疆是指新疆天山以南部分,这里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条件恶劣。环境、历史等多重因素导致当地一些民众文化程度较低,就业能力不足。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教育,是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手段。2016年以来,10省市124所职业院校对口支援南疆四地州50所职业学校,还有25所自治区内优质学校帮扶南疆四地州47所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对口支援”与“对口帮扶”南疆职业教育全覆盖。结合南疆发展实际,一些职业学校还围绕产业发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设置了纺织服装类、旅游类等特色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急需人才。

除了贫困劳动人口,新疆还以南疆拟转移就业和已转移就业农村劳动人口为主要培训对象,全面落实普惠性补贴政策,普遍组织开展多层次、高质量、有保障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幅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争取到2022年,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成为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和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

去年开始,看到线上消费、直播带货等新消费模式的巨大潜力后,新疆开展了电商直播带货“个十百千”建设,在大力培育电商人才的同时,还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了地区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同年,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乡村事业部在阿克苏市挂牌设立了阿里乡村电商学院阿克苏实训基地。该基地重点推进电商人才培养“15115”计划,即在线培训 1000人,线下培训500人,电商创业精英、本地讲师、职能部门赴杭州深造100人,培育新媒体直播人才10名,培育孵化直播电商项目5个。这一举措,推动了南疆经营管理类人才队伍快速成长。

为了打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2018年,新疆出台《自治区天山工匠计划实施细则》,每年培训自治区重点支持产业领域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1万人;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是核心内容;2019年7月,新疆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员工技能水平由企业“说了算”,开展自主评价的企业,评价结果必须与薪酬待遇挂钩;2021年,新疆鼓励高技能人才取得职业资格,并提出“技工院校毕业的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按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同等对待”。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新疆年均职业培训100万人次以上,更多劳动者通过培训走上了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

人才总量不足,引进困难问题突出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近年来,南疆不断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但是,人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了追求更好的医疗、教育等资源,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人口迁移需要成本,因此流出人口中较大比例为受过良好教育或掌握一定技能的人。相对而言,他们更容易在城镇中立足。随着人才外流,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形成“人才荒”的局面。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产业结构通过影响人才在各产业部门中的分布影响就业结构,就业结构中不同人才的分布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从目前来看,南疆农村依然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明显多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人口技能构成较为单一。加上大量青壮年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造成南疆地区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三是人才引进困难。近几年,各地抢人大战轮番上演,各个城市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面向全国招揽人才,并争相放宽落户门槛。与这些一二三线城市相比,真正缺乏和急需人才的南疆农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落后、经济欠发达、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在这场抢人大战中几乎不具备优势。

四是职业教育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技能人才主要来源于中专、职高、技校等中职学校,为产业发展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职学生学业基础薄弱、学业结构不完整,面对快速迭代的技术,职业发展后劲不足。此外,高职院校仅三年的学习时间(实际更短),也难以培养出具有钻研精神的“工匠”。

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氛围

业内人士建议,新疆可以在抓培训、强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与激励机制,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氛围。

一要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对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要加大整合力度;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一半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二要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大收入分配向高技能人才倾斜的力度,调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利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评价、指导、监督、考核体系,多增加团队、学校与企业联合、企业与企业联合的表彰项目,以建立更多优秀团队、培养更多对口人才,打破更多技术瓶颈,推动技术融合。

三要开展工匠培养试点。鼓励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头部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工匠培养,国家相关部门可将参与工匠培养的企业纳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程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