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砥砺奋进 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章

物阜民丰的特色乡镇,呦呦鹿鸣的美丽乡村,诗意栖居的乡野田园,令人心生无限向往。

在砥砺奋进、追赶超越的拼搏发展中,在品质为基、文化为魂的高质量发展中,加强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是西凤集团作为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更是西凤人回馈社会的感恩之义。

“白酒生产的宗旨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是一致的。”西凤集团董事长张正强调。一直以来,西凤人始终秉持惠民初心,清醒认识行业特点,精准标定自身发展方向,将品质发展、产区建设、文化传承融入到乡村振兴发展大格局之中,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乡村振兴贡献西凤力量。

品质为基 推动原粮种植基地建设

“西凤酒香入云霄,衔杯却赞柳林豪”。从蝉联四届全国评酒会“国家名酒”称号,到如今畅销全国,远销世界四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西凤酒生动诠释了品质坚守的价值。

原粮种植基地建设便是西凤践行品质发展战略,助力宝鸡及陕北革命老区建设的现实行动。它采用“企业+政府+农户”的订单合作模式,与农民提前签订收购协议,制定兜底价格,不仅保证了西凤酒品质的稳定性,还有助于助力农民增产增收。2017年,西凤率先在榆林市开辟西凤酒原粮种植基地,因地制宜选用晋杂22号高粱品种,依托黄土高原高粱种植的天然优势,分别对不同耕地类型开展技术指导,2018年有效带动2120户贫苦户脱贫致富,6000多户农民增产增收,强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png

榆林市西凤酿酒高粱基地

致知力行,履践致远。在西凤酒原粮种植基地的示范引领下,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原粮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截至2021年5月,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陕北的原粮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8.1万亩,集团驻地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及周边原粮基地今年完成春播面积5000亩,夏播面积1.3万亩。

“我对酿酒高粱种植很有信心。高粱耐旱,适合山旱地种植,且收购价格有保障,技术上有指导。”承包近1000亩山旱地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马家峁村村民曹兴明激动地说。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抗旱的高粱已经成为陕北农民致富的不二法宝。目前,政府、农户与西凤酒之间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链条,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持续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深化高粱种植的农业基础性地位。与此同时,原粮基地的建设也从源头保障了西凤酒的品质与风味。西凤品质发展与乡村振兴互通互融,相为支撑,和谐共生。

产区为要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产区是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的特色的表达,对内形成竞争合力,对外形成竞争优势,是推动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凤香型白酒代表企业,西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强化白酒在乡镇发展中的主导支撑地位,在推动产区白酒全产业链建设的同时,强力推进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

“柳林镇的振兴和西凤酒的发展,息息相关。”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党委书记王珍表示。近年来,西凤以产区建设为依托持续激活产业活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西凤酒加紧优质凤香型白酒产能战略布局,建设“333”项目 (3万方储罐群、3万吨制曲、3万吨基酒提质扩能) ,在夯实自身发展实力的同时也延伸出大量的用工需求及配套需求,如大酒海储酒需求,为农民创造增产增收新机会。除此之外,西凤酒坚定不移聚焦白酒主业,科学布局“现代贸易、文旅地产、仓储物流、包装配套、生态农业”五大产业,加快构建集团“1+5”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做优白酒产业链,做强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产区生态圈,多方联动铺就富民道路,全面协同引领乡村振兴。在西凤的带动下,2020年,凤香型白酒产区内入驻企业达到1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户,园区综合产值达到90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约1.2万个。

2.png

酒海合作社编织现场

产区的集聚发展夯实了柳林镇发展白酒的区位优势。当前,酒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旬凤高速、变电站扩建、柳林客货运站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酒海编织合作社配套服务,万亩酿酒原粮种植基地、原粮深加工产业园、原粮加工储备中心建设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有序推进,为柳林镇打造中国名酒城,做强白酒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区的蓬勃发展也为镇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镇区基础设施全面完善,综合文体中心、柳园、西凤酒文化馆等文化服务场馆圆满落成,锣鼓游演、社火大赛、秦腔表演、民俗剪纸传承展示等民俗活动活化文化氛围,柳林镇匠心勾画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人民幸福的生活图景,为近万余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优质生活空间。

文化为魂 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文化力量,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及实践创造力,是品牌永续发展的基石,是区域气韵彰显的保障,是民众精神升华的源泉。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传承历史文脉是西凤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本选择。始于殷商,盛于唐宋,传承逾3000年的西凤酒,历史文化厚积重淀。2017年,12个西凤老酒海因对研究凤香型白酒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被认定为国家级文物。2021年6月,西凤酒酿造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的荣誉背书是对西凤文化价值的肯定,也是西凤文化自信的原点。因此,西凤酒对于老酒海编织及酿酒技艺的传承极为重视,以“名师带徒”方式建立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展面对面指导帮扶活动,不断加强与知名院校的交流合作,开展定校招引、联合送培、产研对接等行动,不断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养,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传统文化发展衍生富民产业、滋养当代人民是西凤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西凤酒坚持以文化赋能品牌发展,充分挖掘周秦文化、诗酒文化、民俗风情资源,依托“西凤老街”“西凤酒博物馆”项目打造西凤酒工业旅游专线,依托原粮基地打造观光体验园及研学旅游基地项目,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与此同时,文旅产业的联动繁荣,不仅为乡村振兴缔造了更为丰富的产业形态,也为民众带来了更多的增值空间和精神文明享受。

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充盈于斯。多年来,西凤酒既坚持高品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强化与乡村振兴的相融共进,成绩斐然。全国“首批精准扶贫最具影响力企业”“爱国报国振兴中华先进单位”等都是对西凤的肯定认可。未来,在发展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西凤不断尝试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大价值。

而乡村的发展必将为栖居于此的西凤酒注入蓬勃向上的活力与更为持久的动力,为百亿西凤筑牢基石,为名酒复兴积淀力量,实现“凤酒香满人间”的价值依归。(冯明园)

编辑:杨阳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