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以创新为使命,加大产业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新华财经北京8月27日电(丁正威)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于如何进一步建设和提升我国产业基础研究能力,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建议,形成“以国内创新循环,带动国际经济循环”的发展思路,树立“以创新为使命”的意识,抓住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力量,持续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以技术引进为主,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国外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引进,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传统发展方式虽然实现了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却导致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国内外市场条件、要素成本和环境约束条件的变化,原始创新和技术供给不足,使传统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加强基础研究,立足自主创新构建创新循环,是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自主可控水平低、关键基础材料“卡脖子”风险突显、工业软件和控制系统等发展严重受制于人。中国制造正处于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过程,如何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刚表示,与工业经济相比,基于网络空间的数字经济在创新模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基础研究和规模应用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的。基础研究更加依赖于规模应用中产生的数据反馈。以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成为创新模式变革的前沿。基础研究和规模应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受报酬递增规律支配,企业基础研究中的技术被采纳的越多,越能够成为占主导的技术。

针对我国产业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在产业基础研究领域布局。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积极布局产业基础研究。比如,深圳加快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基础研究实验室,在深圳市政府资金支持下展开前沿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刘刚认为,以利润最大化获取为经营宗旨的企业,往往存在着明显的短期化行为,而长期性的产业基础研究和创新很难通过市场自发完成,需要国家创新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刘刚提出,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第一,我国现在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占比相对较小;第二,我国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与企业应用层面脱节现象严重,科技、产业“两张皮”现象仍然突出;第三,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

关于对于如何进一步建设和提升我国产业基础研究能力,刘刚提出:第一,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树立“以创新为使命”的意识。一方面需加大对研究型大学和具有原始创新能力企业的研究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通过创新体制改造,不断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创新循环的构建上,我国应找到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道路。

第二,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抓住三方面创新力量,持续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一是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二是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内的创新型企业。三是发挥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作用,解决重大科技创新,尤其是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支持问题。

第三,形成“以国内创新循环,带动国际经济循环”的发展思路。国内循环不能仅依赖我国庞大的市场,还应形成从基础研究、开发设计、规模生产到规模应用的创新循环,以推动国际经济产业循环,将更多国家纳入以我国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中,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编辑:李倩倩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