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仓前街道:以“经济体”党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杭州8月27日电(杨帆)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地处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地带,是杭州未来科技城和云城建设重点区域。近年来,区域商务楼宇、产业园区不断发展,人才大量涌入,在约3.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37个园区,231幢楼宇,14299家入驻企业,5万余名从业人员。2020年度园区税收达24.37亿元,占街道累计财政总收入77.6%。

为解决企业、人才诉求多和两新党建工作推进难的局面,仓前街道以物理空间为界,整合若干个园区,今年七月,仓前街道成立朱庙、向往两个“经济体”党委(功能型党组织)和事务工作委员会,下设党群、产业、综治、事务四大专员,用社区化模式服务管理园区企业,有效促进整体服务提档升级。

仓前街道非公企业类型多样、组织分散、更迭快速,运用“经济体”一体化特点,迭代升级党员管理,提升组织覆盖,实现党员管理系统优化。一是推进信息集成整合。建立“经济体”党员库,坚持“线上+线下”联动,推行党群专员每周3次实地走访企业,利用线上互动端口等数字方式收集核实党员信息,已有效集成1226名党员信息。二是实现管理多维支撑。成立商会功能型党组织,加强横向联系、深化条块对接,将党员管理工作纳入商会准入标准,获取企业、园区、商会等各方支持。三是推动流程整合再造。开设党组织关系转接专窗,党员线上递交材料,党群专员2个工作日内审核反馈,已审核材料889次,有效减少当事人重复提供材料次数,真正实现党组织关系转接“最多跑一次”。

街道以党建为纽带,着力打破企业壁垒、园区藩篱、行业桎梏,构建“人、地、物”要素共进、全域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队伍共育增动力。聚焦班子带动力、工作执行力、党建创新力,实行党务培养“书记班、骨干班、提升班”三班联动制,分层分类累计开展10余场次定人定项不定式的培训教学,不断提升赋能发展的能力水平。二是阵地共建添活力。开展“1+15+X”阵地共建,以经济体实体化办公地为中心打造1个街道级两新党服阵地,围绕企业园区建设15个党群服务驿站,同步建立“指尖”线上阵地,打造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三是资源共享聚合力。根据企业园区供给、需求清单组建7个园区支部联盟、上下游产业联盟,推动资源要素在支部与支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共享,着力破解单个支部资源匮乏、力量单薄、动力不足难题。乐富园区支部联盟实现食堂共享,为3051名员工解决就餐问题,党员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吸引流动党员、口袋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今年已正式转入组织关系46名。

针对区域内党员年轻化、高知化、去中心化的明显群体特征,仓前街道坚持实绩实效导向,着重赋能人才引育、企业发展、产业生态,有机整合空间、时间资源,优化服务矩阵,实现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一是提供特色化咨询服务。“经济体”党委协同市场监管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建好一企一档,一键点击即可提供定人定企服务数据库,精准开展服务咨询200余次。二是提供精细化窗口服务。实行服务一门受理和专员“首问”责任制,开设数字科技、财务法务、品牌产权、人才人力、金融服务等九大“窗口”,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形成“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环境。三是提供全时域站点服务。面向新业态、新就业党员群体,打造全天候自助书吧、茶吧,成立青年企业家俱乐部,开展企业发展类、情感交流类等活动百余次,有效满足多元需求。截至6月底,新增区级高层次人才208人,园区税收达24.09亿元,三服务满意度100%。

针对人员杂、需求多的管理难题,街道以数字化手段实现智能链接,激活红色力量提升区域治理能力。一是联楼覆盖,织密红色网格。实行“经济体”党员联络制,每个园区按楼栋数量挑选出若干名核心党员,以“党员+运营+物业”的方式联系2至3幢楼宇,确保红色力量全覆盖。二是搭建平台,实现创新驱动。在支付宝建立党员“四联”(联户、联楼、联企、联铺)手机端和电脑端操作系统,通过数字管理平台实现走访打卡实时记录、上报问题随时比对、职能科室及时处理。目前四联系统数据库内录入联系党员1778名,已切实解决问题百余件。三是机制保障,提升工作质效。通过云上会议系统做好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跟踪。比如“经济体”党委受理潘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诉求,先后共开展云上协商会议12次,累计邀请15位各领域行业专家,通过全程跟踪管理助推企业从线上培训机构转型为健康咨询机构,营业额同比增长9%。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