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谯城区:“三长”合力助发展 “三方”共赢振乡村

新华财经合肥9月7日电(张珂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战略安排,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工作新路径,通过“邻长制”的实践、“乡村振兴-农房贷”产品的推广以及乡村振兴公司的建设,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理有效“三长”提升治理能力

2020年亳州市推出基层治理创新举措“邻长制”,并由此形成以“片长-组长-邻长”为框架的“三长”基层治理方式。谯城区先后选配2.8万名邻长,将党组织延伸到邻里间,补齐城乡基层治理短板,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谯城区古城镇古城村村民于兴军是一位有着19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众多邻长中的一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于兴军和其他“三长”们共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路口值守、在村中宣传,这时的“三长”,都是村干部的得力助手、村民的有力支柱。

今年7月,由于受到台风“烟花”的影响,安徽省出现强降雨天气,镇村面临内涝风险。古城镇的“三长”们提前带领村民储备物资,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平稳度过台风期。

生活富裕“三方信贷”助力发展

如何活跃农村市场经营主体,为农村经营户探索出一条将资产转化为资金的路子,是摆在谯城区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助力乡村振兴,古城镇探索出一个由银行牵头审核、村委会参与调查、信贷户主动配合的“三方信贷”模式,即银行与村委会签订委托协议,村委会参与授信评估和处置逾期后的抵押资产。过去,农村集镇的商户若是要扩大经营规模或者有急事要用钱,只能找公务员、教师等人群做担保。现如今,村民只要拿着自己的不动产权证,就可以实现快速贷款。

古城镇古城村村民何亚勤正是“三方信贷”模式的受益者。今年,她通过不动产权证获得了40万元贷款,利用这些资金,她与邻居一起开展了白芍种植和大蒜收购等生意。“这个贷款产品非常好,由于放款非常快,手续便捷,我可以在需要资金的时候随时申请,再也不用担心资金不足的问题了,非常方便。”何亚勤说。

乡村振兴公司推动“三方”共赢

为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农业发展的被动局面,打破土地瓶颈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束缚,2021年3月,谯城区积极探索加快土地流转的新路子,实践了一种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建设乡村振兴公司。

谯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非公工委书记卢桂英说:“乡村振兴公司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度融合,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组织力和凝聚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新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各村振兴公司为主体,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所有自愿转包土地的农户开展土地规模化统一流转。依托乡村振兴公司,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队、农事托管服务队、劳务派遣服务队和电子商务服务队四支服务队伍,为村民和集体提供优质服务。

“在没有把土地流转给村级振兴公司之前,我都是自己种地,忙、累不说,收入也并不多,现在把田地交给振兴公司后,不仅耕种的事情完全不用自己操心,还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立德镇铁庄村村民杨飞说。

立足当下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

谯城区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多种实践方法,不仅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同时整合资源,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自上而下主导、政府与各方资源协同联动、政府与群众和谐互动的良性发展模式,“邻长制”“三方信贷”“三方共赢”等实践形式正是这一模式的具体体现。

党建引领,思想指导实践。谯城区以党建为引领,落实乡村振兴20字方针,通过做好土地流转这个大文章,推动乡村居民实现生活富裕。 “三长”治理、“三方”共赢,系统、全面地推动着谯城区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

以民为本,政府服务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谯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民为本,服务群众,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要求。

多方联动,资源解决需求。群众的问题就是政策的出发点,群众的需求就是提出解决方法的思路,谯城区政府通过链接多方资源,解决问题,满足群众需求。

因地制宜,方法符合实际。谯城区各乡镇具有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用可落地的政策推动发展,用“接地气”的方法服务实际,是谯城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宝贵经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