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新了,走心了!这个红色地标“花式”讲党史

新华财经上海10月8日电(记者郭敬丹)入夜,一些人身着20世纪40年代样式的服装,陆续走进上海思南路上的一座老建筑。他们来到这里,是为感受红色历史——最近,由中共一大纪念馆推出的原创实景沉浸式戏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在周公馆上演,让观众感到既“新鲜”又“走心”。

1.jpg

沉浸式戏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距离中共一大会址步行约1公里的周公馆位于思南路73号,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周恩来曾在此工作、生活。这是1946年至1947年间中共在上海设立的代表机构,对外称“周恩来将军寓所”,简称周公馆。

此次沉浸式戏剧的导演姜涛说,剧目呈现1946年一场以国共谈判为背景的、发生在周公馆的记者招待会。利用周公馆所辖两栋建筑的展陈和办公空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真实历史人物为角色设定,深度融合戏剧表演、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种艺术手段,探索红色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实景体验’是这部剧的最大特点。在本身就见证了历史的周公馆里,观众能通过一场沉浸式戏剧‘看见’历史。”姜涛说,希望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创新方式致敬革命先辈,让观众感受激情与朝气,感悟伟大精神。

剧中,周恩来的扮演者是专业演员,其余20余位人物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工作人员演绎。“00后”讲解员车林达在剧中成为一名记者,并在打磨剧本、排练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青年一代应如何更生动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观众李女士对这次体验印象深刻。“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过得好快,剧情精彩、紧凑。在互动体验里仿佛也看到了当年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对他们的敬佩也加深了。”

2.jpg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通过更新颖、年轻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中共一大纪念馆一直在尝试。自今年6月3日开馆以来,纪念馆频频响起“上课铃”,在“七一”、开学等节点都推出了原创情景党课。

这些党课讲述者为讲解员等纪念馆工作人员,多数为“90后”。党课就在展厅内进行,与参观者“不期而遇”。例如《新的新青年》,从展厅内陈列的第八卷第一号《新青年》讲起,呈现改版后《新青年》的变化及其在编辑部内带来的矛盾和讨论,讲述拥有先进思想的“新青年”们如何继续前行,继而在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历程;《青春之中国》则讲述李大钊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后,为工人农民宣传先进思想的故事,一旁,《庶民的胜利》等珍贵文章就陈列在展柜中。

3.jpg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厅内。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有意义、有收获”“看得懂、记得牢”,不少参观者点赞展厅内的党课,也期待“续集”的推出。

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部开放主管马玮佳参与多次情景党课的制作。他感到,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普及,需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和传播形式。今后还计划推出更多沉浸式课程,用好用活党的诞生地丰富红色资源。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