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融创新探索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新路径

新华财经杭州10月9日电(记者吕昂)绿色是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林业是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富民林业和人文林业,国土绿化水平持续提升、森林质量显著上升,林业经济稳步增长,林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当前浙江多地积极探索依托绿色金融创新,支持林业发展,实现固碳增汇、碳汇富民,为生态产品提供价值实现新路径。

“森林险+碳汇贷” 探索绿色金融新模式

近日,浙江丽水龙泉市兰巨乡村民李汉清凭借其家庭农场80亩碳汇林,收到龙泉农商银行发放的20万元贷款,打算用于茶叶种植。这是丽水率先推出林业碳汇银保联动金融业务“未来收益权+保险单”质押贷款产品以来落地的首单业务。

林业碳汇价值如何评估?据龙泉农商银行介绍,该行参照全国碳汇交易平台、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网等市场的预计成交价信息,对林农欲进行碳汇质押的林地进行未来收益测算,依据包括其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未来10年间产生的碳汇量和年均减排量等数据。测算完成后,银行将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该笔林业碳汇质押情况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

在林业碳汇质押登记和公示期间,保险公司将开展调研摸底工作,并为符合投保条件的林农办理林业碳汇综合保险;摸底完成后,银行将根据林农未来收益和保险情况进行综合授信贷款。

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龙泉支公司介绍,该森林险项目保额为500元每亩、保费3元每亩。根据协议,保险期内由火灾或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直接造成保险林木的死亡或损失,且公益林、用材林和竹林损失面积达3亩以上、经济林损失金额达500元以上时,保险人按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森林险+碳汇贷’的新模式,将森林保险与碳汇质押有机融合,把碳排放权转化为经济价值,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路径。”龙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林业碳汇质押价值评估、风险补偿等配套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广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业务,有效盘活林业碳汇资源。

林业碳汇金融业务操作指引让碳汇富民“有章可循”

丽水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市,全市林地面积219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98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1.7%,曾作为全国集体林改先行地区率先探索创新了林权抵押贷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林业信息化“一张图”等典型经验。

为有效发挥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促进作用,丽水银保监分局联合生态环境部门于9月制定印发《丽水市银行业保险业林业碳汇金融业务操作指引(试行)》,在浙江全省率先对林业碳汇金融业务的条件、期限、额度、流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

该指引以林业碳汇核证减排量(即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净增量)未来收益权质押或投保对象,由银行保险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办理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和价格指数保险等林业碳汇金融业务。

据测算,丽水市可开发用于碳汇交易和大型活动碳中和的碳汇总量(10年期)为174.52万吨,按照当地林业碳汇100元每吨的市场价,若以未来10年的林业碳汇收益权放大10倍,可为全市林农提供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17.4亿元。

此外,浙江银保监局还指导丽水银保监分局申报第一批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结合浙江省首个地方性林业碳汇方法学《丽水市森林经营碳汇普惠方法学》的测算成果,探索丽水市金融支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路径。

以率先落地“未来收益权+保险单”质押贷款的龙泉为例,该市森林覆盖率达84.42%,实现森林保有量、林木蓄积量、林业碳吸收能力三个全省第一。借助绿色金融的撬动效应,龙泉当前正积极探索将植绿护绿、固碳增汇与富民增收正向互动。该市提出,将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路径,打造碳汇富民和零碳能源先行示范区,提升县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擦亮“绿名片” 浙江启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绿色是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担负着生产生态产品、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据悉,目前浙江省林业部门正加快完成《浙江省林业碳汇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谋划林业碳汇行动,巩固提升林业碳汇能力。

浙江省林业部门相关专家表示,目前浙江林业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还有待丰富,全省绿化造林空间不足,城乡绿化发展不均,森林质量总体偏低,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碳汇增量不大。同时,森林生态文化仍需进一步挖掘,人们走进森林、体验森林的场所空间较少,尚未形成森林生态空间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为此,浙江省林业局于5月印发《浙江省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方案(2021-2025年)》(简称《方案》),全面启动该省“十四五”森林质量提升工作。

《方案》提出,到2025年,浙江全省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1000万亩,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强大的森林和湿地生态体系,森林资源得到明显增长,全省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以上,较2020年增加6700万立方米;生态功能实现稳步增强,全省森林碳储量达到3.19亿吨以上,年固碳量1000万吨以上。

根据《方案》目标,到2030年,浙江全省森林蓄积量增至5.2亿立方米,较2025年增加7500万立方米,较2005年增加3.37亿立方米;森林碳储量达到3.7亿吨,年固碳量1100万吨以上。

围绕该《方案》,浙江下一步将重点实施战略储备林、美丽生态廊道和健康森林三大建设。一是围绕全省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碳储量增加,以中幼林抚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林培育、木本油料林抚育为重点,加强战略储备林资源培育。

二是以《浙江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为指引,启动河流生态廊道、道路生态廊道、海岸生态廊道建设,对7条主廊道内森林、河流、海岸、湿地等生态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廊道内森林、湿地质量和景观美化,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构建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的生态廊道网络体系。

三是着力增强森林防灾御灾能力,降低碳排放,全面开展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清理除治,对重点区域实施松林主动改造,综合打孔注药措施,强化疫情监测与疫木监管,实现全省病死木总量、疫点数量、疫情面积“三下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胡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