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有效衔接六条线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8日电(赵庆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进阶。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在全力做好有效衔接上下足硬功夫、实功夫、巧功夫。

一、把准把牢党的领导这条红线

党的领导是强农之本,组织振兴是根本保证,必须健全党领导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完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关怀,以组织振兴夯实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三是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建强乡村振兴干部人才队伍。加快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对在艰苦地区、关键岗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二、把准把牢防止返贫这条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接续乡村振兴,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必须首先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是找准监测重点。定期检查、动态管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合理确定监测标准。

二是优化监测方式。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

三是完善帮扶政策。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分层分类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四是压实监测责任。严格按照“四个”要求,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强化部门协同配合,严格考核督查评估,坚决筑牢遏制致贫返贫防线。

三、把准把牢五年过渡这条引线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既是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战略之举,也是讲究循序渐进、留足时空余地的破题之要,必须穿引好这条联结线。

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

二是准确把握“两个转向”。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精准实施“三类政策”。延续好兜底救助类政策,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落实好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抓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各项工作,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好就业产业发展类政策,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四是切实做好“五个衔接”。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合理把握节奏、力度、时限,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五是统筹抓好“五个结合”。及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方面的有机结合,做到一盘棋、一体化推进。

四、把准把牢产业兴旺这条主线

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也是赋权增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之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乡村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发挥特色优势。因地制宜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实施特色种植业提升行动,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更好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

二是立足县域布局。以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产业,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三是发挥示范效应。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四是健全产业链条。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政策,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稳步推进反映全产业链价值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核算,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模式。

五是坚持融合发展。健全贸工农一体、农文旅融合的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延伸融合、乡村产业功能拓展融合,培育壮大三产融合发展组织载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六是优化产业环境。强化农业农村优先服务投入保障,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健全引导各类人才和创新要素支持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五、把准把牢生态优先这条高线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践行“两山”理念,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高品质提升。

一是加强乡村生态系统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恢复力和活力,维持生物多样性。

二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大力发展节地节能节水产业,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农副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农村生态产业、美丽经济,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

三是加强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进草原禁牧轮牧休牧,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四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有序、统筹抓好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深化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

六、把准把牢安全发展这条基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铸造稳定基座和安全屏障。

一是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永恒课题,时刻绷紧这根弦,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确保种业种源安全。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三是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健全耕地数量和质量监测监管机制,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四是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县乡村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作者系中央政法委政策研究局处长、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副旗长(挂职)

 

 

编辑:董原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董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