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寻觅共同成长“合伙人” 推动城市发展高质量

新华财经南京10月28日电  10月15日以来,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武汉、南京、大连、合肥、重庆、成都、沈阳等城市,开展“名城名校合作行 创新创业赢未来”活动,以求贤若渴之姿为常州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广纳英才、寻求合作良机。

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常州渴望人才

实业家刘国钧在常州提倡“机器革命”“土纱救国”,8年间纱锭由1万枚发展到8万枚,被当时经济学界誉为罕见的奇迹。

一路走来,坚守实业的常州企业,把智能制造作为“引路明灯”,让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实现质效双提升。如今,常州智能制造渐成品牌。

打造国际智造名城,常州渴望人才。此次出行,常州捧出了最具诚意的政策“大礼包”——专门制定了“一无六有”的人才政策,即:就业落户无门槛、人才引进有资助、博士后进站科研有奖励、大学生创业有支持、研究生社会实践有资助、就业见习有补贴、就业服务有保障,以扶持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就业创业。

“常州正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创新和人才政策,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渴望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成就事业。”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

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常州呼唤人才

如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技供给?人才是关键。秉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理念,5平方公里的“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正在持续吸引人才、孕育人才。从白天到黑夜,2.15万名科技人才在此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

此次“名城名校合作行 创新创业赢未来”活动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产学研对接,当好“红娘”和“桥梁”,进一步将高端创新资源导入常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难点,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合作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长三角中轴枢纽,常州需要各类人才参与到全市的创新进程中。

赴各地期间,常州市主要领导频繁拜访高校及科研院所,寻求最新前沿技术与常州产业发展的契合点,收获良好反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表示,从近期推出的各类招才引才政策来看,常州支持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浓厚,有着供青年人才发展的广阔空间。四川大学作为国家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愿意进一步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常州开展全方位合作,引导、输送更多人才到常州就业、生活。

常州乔尔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和平说,通过政府引导,减少了企业单独对接的麻烦,而且对接的层次更高,效果更好,对企业来说是极大的福利,会帮助企业发展并提升信心。

据悉,常州计划建设10万套人才公寓、创客空间100万平方米,同时给予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创新创业方面,常州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1:4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同时引进更多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全方位激发创新动能。

工商名城期待“城市合伙人”

在武汉,常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盛蕾表示,常州创新创业的综合成本更具优势、产业基础更加雄厚、常州将全力当好培土施肥的“园丁”、共同成长的“合伙人”、贴心服务的“店小二”。

在人才补贴方面,常州对技术型人才同样热情敞开怀抱,对企业新引进的技师、高级技师人才,分别参照全日制本科、硕士的条件享受生活、租房和购房补贴。

“我们对人才的资助实行非申即享、直达兑付,也就是说不需要个人进行申请,我们后台会自动比对数据,符合条件后就直接把钱打到引进人才的账户。”常州市人社局局长嘉秀娟介绍。

不过,引才的关键还是成长舞台,“常州引进的人才,八成都去了常州‘十大产业链’企业,这说明我们的引才是有针对性的,坚持走实体经济这条路是对的。”嘉秀娟说。

“10多年前,常州就启动了人才招引的‘龙城英才’计划。”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琪介绍,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140万人,有40人通过常州市申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449人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30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常州这座工商名城期待“城市合伙人”。

陈金虎说,常州正在致力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现代产业地标、区域创新高地、美丽宜居家园,这是人才到常州创新创业的四个有利条件。

据悉,常州将推行更大力度、更为精准、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支持投资机构赋能科技型企业发展,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在人才不需要的时候“隐身幕后”,在人才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让大家创业无扰、创新无忧、创造无憾,全力打造“‘常’爱人才、‘州’到服务”品牌。(吴琼、郭睿思)



编辑:张慕晗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慕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