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强区”打造新高地——吴江开发区绘就改革开放新图景的路径探析

苏州日报2019年07月16日15:35分类:园区

今年上半年,受外部环境影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级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额下跌了13%,区内以台资企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产销量下降了14%。

可喜的是,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依旧稳健。其中,GDP增长超过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达16%,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19%。尤其是增幅达17.8%的实际利用外资,更让人感受到了吴江开发区迎难而上的底气、长风破浪的后劲。

当前,适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滚滚红利让吴江开发区对未来的发展期待更足,信心更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吴江开发区将聚力创新提升、加快产城融合、优化保障服务,用“品质强区”进一步激发新潜能,在高原之上筑起改革开放新高地。

“内外兼修”上好“双保险” 聚力创新多点开花构筑未来发展优势

这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今年上半年,世界500强企业卡特彼勒,进出口额增幅近150%。

作为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巨头,这两年卡特彼勒先后把全球多个制造中心转移到吴江开发区,不仅顺利完成了增资扩产翻番的目标,更走出了漂亮的“微笑曲线”。

更多的惊喜还在延续。

在外向度高、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更大的电子信息产业,这种逆势而上的力量更加明显。

中达电子、瑞仪光电、群光电子……这些支撑吴江开发区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老牌台资企业,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借助智能工业实现产品快速转型,不仅稳定了主营业务,更带来了新增长点,迈向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亩均产出已位居开发区前列。

龙头引领,榜样示范,良好的产业生态催生了积极向上的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吴江开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不新增用地的前提下,已经或计划增资扩产,进军新的产品领域,进一步放大产能。同时,围绕产业链加大境内外优质企业的双招双引,不断注入新血液,激发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自身产业规划和特点,深谋远虑的吴江开发区还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新地标的民营企业,为行稳致远安上“双保险”。

如今,这些土生土长、深扎深耕的企业,不仅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而且各个“身价”不菲。迈为股份登陆创业板,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年销售22亿元的博众精工,已进入科创板上市审核第二轮问询;年销售收入19.5亿元的赛伍技术正等待上市发审会;年进出口额达33.6亿美元的海晨物流已进入证监会上市受理阶段;世华、凌创、朗开、绿控等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内外兼修’,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多点开花,构筑未来发展优势。”吴江区委常委、吴江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范建龙说,吴江开发区发展壮大的27年,就是不断自我调整、更新优化的27年。事实证明,只有创新提升,吴江开发区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接下来,吴江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五大主动力产业龙头项目、大项目的招引力度,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主动“走出去”,打好“国际牌”,取经国外优质开发区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促进高新产业进一步聚集壮大,全方位推进产业提质创新。

补齐短板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一路一河一湾”高质量推进城市化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相比产业发展的鲜明特色,吴江开发区的城市建设,短板同样明显。

虽然,这里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同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同里国家级湿地公园3块国家级金字招牌,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凸显了城市的稀缺价值。

但民生载体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欠缺,尤其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小难度。

“作为吴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以前吴江开发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产业上,导致城市化功能相对滞后。”范建龙说,如今,随着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需要构建与产业相匹配的城市空间格局,让工作、居住在这里的人,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为此,吴江开发区以“一路一河一湾”为重点,高质量推进城市化,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一路”指的是云梨路,这里将打造一条总部经济带,集聚起吴江开发区所有优质企业的办公、研发、展示功能。一方面,契合企业需求,营造更加良好的对外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让吴江开发区研发与制造的功能划分更加清晰具体,有利于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环境,助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一河”指的是运河,这里将以运河文化公园为核心,打造一条全长约6公里,南北向“穿过”云梨桥、江兴大桥、江陵大桥3座跨运河大桥的生态长廊。这条长廊集银杏大道、花田花海、彩色沥青健身跑道等各色元素于一身,将成为吴江开发区生态文化建设和城市休闲的新地标。

“一湾”指的是苏州湾,这里将以江兴路以北的太湖梢水域风光为特色,以占地900亩的太湖梢半岛为圆心,打造集会议会展、高端住宅、星级酒店、市民广场、环湖步道等商务及生活度假健身载体于一体的苏州湾休闲片区,用最好的地块构建吴江开发区城市化建设的最大亮点。

立足南苏州定位,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在工业区集中的地方,适度规划集宿区,有条件引入优质的商业商务配套设施;在“三农”集中的地方,科学合理撤并村庄,适度让农民变市民,腾出空间,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以千年古镇、现代农业、湿地生态等国家级平台为依托,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塑造苏州南部门户片区形象、打造南苏州城市增长极的新征程上,吴江开发区已然提速。

“破与立”保障可持续发展 用好政策红利“放水养鱼”增强后劲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面对有限的发展空间,如何更好地实现破与立,保障可持续发展,这是对地方政府的考验。

吴江开发区对工业企业实施综合评价分类,ABCD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优先发展、支持发展、提升发展、限制发展,并以此为依据,优胜劣汰,让优质企业畅行,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两高一低”企业寸步难行,退出发展舞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吴江开发区存量土地盘活力度不断加大,共完成签约601.2亩。

保障硬机制“铁面无私”,服务软实力“用心贴心”。

目前,吴江开发区所要面对的竞争,不仅是国内的,更是国际的。尤其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已有很多发达地区的优质企业,因为生产成本、人力成本、环境成本等因素,梯度转移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再加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给吴江开发区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还将显现。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彰显人文关怀;越是在低谷的时候,越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范建龙说,着眼于增强吴江开发区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他们将以系统化思维,重点优化政务服务、投资开放、要素供给、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文生态“六大环境”。同时,全面承接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强化“一窗办理、全链审批”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放水养鱼”给企业注入更多活力,增加更多营养,有效增强发展后劲。

同时,充分读懂国家《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的丰厚政策红利信号,在“危机”中抢抓新一轮发展先机;以行政体制改革及区划调整为契机,把农业农村、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等事务下沉到辖区的同里镇和江陵街道,围绕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心无旁骛抓转型,凝心聚力谋发展。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我们将抓住机遇、用好红利,举改革旗、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努力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范建龙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姚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