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垃圾分类初见效 体系建设需完善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09日09:24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沈阳9月9日电(李宇佳)随着上海开始实行“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垃圾分类成为最近最热的话题之一,全国46个重点城市也在加快垃圾分类的各项环节建设。记者日前在辽宁采访了解到,辽宁多地相继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有的已初见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有关人士指出,应借助社会多方力量,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能力,构建合理、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垃圾分类逐步推进

近年来,辽宁省陆续下发《关于印发辽宁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四年滚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辽宁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导则》等文件,辽宁省住建厅多次召开全省垃圾分类工作会、现场会和推进会,由主要领导带队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省内各地区也相继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并推广落实。沈阳市出台了《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沈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并下发《关于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沈阳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方案》《沈阳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引入专业公司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在幼儿园、中小学普及分类知识。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571个,公共机构725个,相关企业39个。

今年5月1日起,《大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根据该办法,大连市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行管理责任人制度,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不履行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1万元以下罚款。此外,大连市还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组织编制全市从幼儿园到中学一套四本垃圾分类教材,切实夯实学校教育基础。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已实现全覆盖,建成13个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建成分类示范小区780个,累计覆盖居民53.51万户,占建成区居民总数的62.84%。

盘锦市则出台了《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同时借鉴北京市垃圾分类经验,通过政府购买京环公司垃圾分类服务的方式,在主城区推行生活垃圾“智慧分类模式”。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497人,举办培训544次,培训5204余人,开展宣传活动1156次,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4000余份。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170个,公共机构93个,相关企业362个。

据辽宁省住建厅统计,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2561个,公共机构4107个,相关企业4850个,其中,今年新增居民小区1317个,公共机构1301个,相关企业999个。

——智能分类进小区

最近,家住沈阳市沈北新区的王女士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天都要多走几步,绕过楼下的垃圾桶,把家里的可回收垃圾送到小区新投放的智能垃圾箱里。“家里的纸壳子、塑料瓶、泡沫还有衣服都能收,还能换取积分,一个月就能攒一万多积分,相当于100多块钱呢。”王女士说。

王女士所说的智能垃圾箱就是近期沈阳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载体。今年出台的《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2019—2020年)》中明确,沈阳将在全市小区、公共机构、公共场所、村屯等范围内规范、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建立“绿色积分”体系,动员市民注册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并以兑换奖品等激励方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建设数据平台实现生活垃圾全程溯源、动态监管。

记者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沈阳市有不少小区已投放这类智能垃圾箱。在皇姑区东环瑞府小区里,今年6月份由宋氏集团投放的依托“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的垃圾箱成了小区内的“新宠”。据了解,该小区有800余户居民,目前约半数居民拥有该垃圾箱的“绿色积分”账户。

负责该智能垃圾箱的宣传员告诉记者,居民可以通过刷卡、填手机号或人脸识别等方式登录个人账户,点选垃圾种类按钮,相应的回收物箱就会打开。待垃圾投放进去后,该回收物箱会自动进行称重,并根据重量兑换成相应积分,打入到居民的账户中。获取的积分可以在相应的便利店进行积分换购,也可以每月兑换现金。而这些分类的垃圾将分别装到不同的袋子里,每天由专人专车运送回分拣基地进行再次分拣和处理。

宋氏集团董事长助理李达告诉记者,该集团是从事再生资源生产和垃圾分类的企业,目前已在沈阳市10个区成功启动智能垃圾分类项目112个,服务的对象包括公共机构、工矿企业、商超、学校、村镇及居民生活区,服务用户达40余万户、近106万人,每日可为沈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300余吨。同时建成了3个大型分拣基地,以及泡沫制粒生产线、生物质燃烧颗粒生产线、废钢分拣生产线、废纸分拣打包线等9条生产线,每年可为企业提供合格可再生原料125万吨。

——完善分类体系和处理能力 从源头着手减量

尽管一些地方垃圾分类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记者在实地调研时发现,垃圾分类是一个包含分类、清运、处理等多环节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整体体系不健全、环节执行不标准、处理能力不达标都将制约垃圾分类的真正落地。

一方面,垃圾分类设施投放还未全覆盖,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持观望态度。一些老旧小区只投放一种分类垃圾桶,导致垃圾只能混放。一些小区虽然有智能垃圾分类箱,但是市民对于分类后的垃圾流向不清楚,因此对于垃圾分类不积极。

另一方面,垃圾清运处理企业投入资金巨大。李达表示,为了进行垃圾分类,企业除了投放大量的环保设备,还配备指导人员,并对居民分类行为给予补贴,同时承担了清运和处理的费用。据他估算,仅一个月密集覆盖百余个小区,就投入资金近1亿元。

辽宁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辽宁省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垃圾分类体系仍未健全,与前端分类投放相衔接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设施设备仍不完善,先分后混现象还未有效解决。二是末端分类处理存在瓶颈,危险废物的专业运输和处置能力还不能满足有害垃圾集中分类后有效处理的需求。餐厨垃圾处理普遍存在困难。

该负责人建议,未来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同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的四个环节。同时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危险废物的专业运输和处置能力建设,对于拟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提前谋划,有效化解“邻避”风险,加快焚烧建设项目前期土地、环评等手续办理进度,保证项目尽快实施。

此外,应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和宣传,同时从源头入手促使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好习惯,目的是为了使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但同时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源头端减少垃圾产生。”该负责人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