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创新金融“组合拳” 深化扶贫长效机制

新华财经上海5月13日电(记者王淑娟)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金融力量,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创新扶贫“组合拳”,深化扶贫长效机制,积极开辟新路子,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持续创新:脱贫攻坚打开新空间

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特产岩蜂蜜,由生长深山峡谷中岩石上的蜜蜂采集而成,被人们称为悬崖上的“软黄金”。但由于野生蜂巢不易分离提取蜂蜜原液,无法打开销路。中国太保获悉后,委派专业人员多次实地走访与考察,启动专项扶贫资金,帮助当地蜂农修建厂房和购买相关设备,并联系国际蜂蜜委员会为这款岩蜂蜜进行全方位的数据检测;与此同时,中国太保自建的“彩虹”精准扶贫公益平台为岩蜂蜜提供了产品包装设计和品牌LOGO设计,“哈尼原蜜·岩蜂蜜”就此诞生。目前,“哈尼原蜜·岩蜂蜜”销量突破4万份,成为了消费扶贫明星产品。截至2020年4月底,“彩虹”平台累计上线全国23省309款农副产品,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累计实现帮扶金额逾2693万元,精准触达2.4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人员、物流受阻,直接影响到贫困户的就业收入、产业收入和扶贫项目开工。为降低疫情防控对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影响,“彩虹”平台克服运输、仓储等多重困难,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打通供需两端。

新疆喀什的野蘑菇、灰枣、罗布麻茶,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的旱地杂粮、红土豆,察哈尔右翼中旗的藜麦、土鸡蛋,甘肃的苹果,上海金山的大米……品种多样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彩虹”平台源源不断销售到全国各地,解决了广大农户的燃眉之急。

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国太保充分发挥保险主业优势和集团协同优势,依托“精准脱贫”与“精准防贫”的双轮驱动,深化具有太保特色的保险扶贫长效机制。

通过创新扶贫模式,提供政策性健康保险保障服务,中国太保实施对贫困人口降低起付线、取消封顶线等倾斜政策,为失能贫困人口提高待遇标准,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受益水平;通过下乡进村,开展医疗咨询、健康教育、医学讲座、扶贫义诊等活动来助力提高各地的医疗健康水平;通过为贫困人口提供持续的健康服务、健康干预,引导贫困人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优化升级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费用结算。截至2020年一季度,通过大病保险和补充医保项目,中国太保累计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8万人,累计提供保险保障额度约3万亿元,累计赔付203万人次,赔付金额14.2亿元。

长效促进:金融“造血”防贫兜底

对于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户而言,生产技能缺乏,采用“输血式”扶贫无法持续改善贫困户的生活,实现脱贫致富,只有创新“造血式”精准扶贫新模式,才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平安产险在调研期间发现,我国多数国家级贫困县产业基础薄弱,贫困户缺乏生存技能。例如,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中旗多年未摘掉贫困的帽子,旗内贫困人口有1.7万余人,当地的气候非常适合燕麦种植,但对于没有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生产资金与产品销售渠道。若能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同时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就可以实现持续帮扶的目的。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平安产险探索保险与信贷相结合,通过信用保证险提供担保,弥补农村信贷空白,帮助产业获取资金,联合地方龙头企业,搭建产业化发展平台,保障扶贫资源切实助力贫困户增产增收。由此,平安产险建立了一整套“金融造血、精准帮扶、长效促进、防贫兜底”的“平安扶贫保”扶贫新模式。

该模式直击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生产管理能力弱、销路拓展能力差、风险保障不足”等痛点,实现了政府、产业、企业和贫困户多方共赢。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平安扶贫保”为支持地方特色燕麦产业发展,共计为当地经营燕麦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资金6000万元,带动消费扶贫合计超7000万元,累计帮助31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燕麦生产,累计增收达1346万元。该企业整体经营规模从2017年的1千万元增长至1亿元,已成为察哈尔右翼中旗发展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19年“平安扶贫保”共提供产业扶贫资金5300万,带动805户贫困户增产增收。

为解决扶贫企业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平安产险通过贴补保证保险保费及银行贷款利息的形式,实现银行、政府、保险的三方信贷风险共担,为企业提供“免息免担保”的流动贷款,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19年底,平安产险已为阴山优麦提供免息免担保的扶贫资金近6000万元,支持其通过已有的3万吨燕麦香米、2万吨燕麦片、2000万支燕麦杯加工生产线、3万吨原粮及产品仓储库等生产力资源,通过订单回收、就业、土地流转、入股分工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发展生产。

截至2019年底,“平安扶贫保”模式已在全国内蒙、云南、甘肃、四川等13个省份及自治区复制推广,提供扶贫贷款4.91亿元,带动贫困户4.6万人,并通过内部多个渠道购买扶贫农产品逾1.5亿元。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