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看经济·年中小考】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上半年煤炭下水量在北方港下水煤市场占比达30.4%

新华财经北京7月21日电(记者杨敏)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坚持眼睛向内,苦练内控,狠抓自身能力建设和煤港智能化提升,在科技创新、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公司煤炭下水量在北方港下水煤市场占比达到30.4%,同比增加近三个百分点,切实发挥了国家能源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实现生产组织和设备维护提升两不误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阶段性低迷的市场需求,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扎实开展设备维修改造,维修工作量同比提升31%,公司设备完好率已提升至95%以上。原本计划全年开展的设备提能提效改造工作提前半年全部完成,5条卸车流程的卸车能力均提升了20%以上,黄骅港卸车能力从2亿吨提升至2.2亿吨水平。自5月份以来,港口资源调进和船舶运力明显好转,公司与各联运单位紧密协作,坚持以卸保装、以装促卸,最大化组织生产。5、6月份均超额完成了月度生产任务,追回年进度欠量165.9万吨,先后8次刷新卸车生产纪录,单日卸车新纪录达到701178吨/163.3列,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务实有效,实现安全环保管理稳中有进

公司进一步加强在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生态环保及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再次高分通过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评审。上半年,公司安全环保呈现良好态势,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生态环保事件。大力推进精准洒水抑尘研究,堆场精准洒水全面投用,在大风预报或重污染天气可做到提前6小时预警,实现粉尘的事前管控和精准治理。固废垃圾分拣站正式投用,实现了固废垃圾六分类分拣目标。新增绿化面积34万平方米,港区绿化率提升至44.9%,基本实现绿化全覆盖。累计完成压舱水回收58.4万方,回收雨污水70.3万方,节约用水成本625万元,循环经济成效再显。

注重创新发展,持续增强智能化发展水平

坚持将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狠抓生产组织不饱和契机,扎实推进装船智能化研究。4月27日,全流程智能装船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打通翻堆取装最后一个环节的智能管控瓶颈,填补了世界散货港口智能化装船作业的技术空白。智能装船全过程的核心技术全部由公司技术人员自主研发并实施,具备完全自主产权。

面对新基建发展机遇,公司高度重视新技术、新设备在煤港的建设和应用,着力通过创新手段引领企业未来发展。在实现煤港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基础上,黄骅港结合5G网络低延时、大带宽、连接可靠、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着力探索和开展针对煤港的流动机械、工艺设备、海上业务流程的智慧化管控。作业区现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港区信息化控制精度和作业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单机北斗定位系统转换,现已完成8套设备的更新改造,减少了对国外GPS定位系统依赖,为智慧港口建设再添强大支撑。

狠抓基础管理,有效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益

据介绍,公司以“建设世界一流煤炭港口”为目标,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创一流工作和管理标准化建设,编制完成煤港企业管理标准16项,完成设备、环保、安全、日常业务外包管理等标准化手册4项,这对于煤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升将具备积极的指导意义。上半年,在公司生产组织较计划欠量较高的情况下,积极研究和争取相关优惠政策,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开源节流,累计创造利润9.54亿元,占全年利润指标的50.22%,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的经营目标,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果再次显现。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阮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