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信息》2020年第40期(10月19日-10月25日)

一、国内大政要闻

1、国常会:进一步抓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抓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决定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以改革更大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来源:中国政府网)

2、发改委:前三季度四个主要指标“由负转正”,经济持续稳步恢复

10月20日,国家改革发展委举行10月份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指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延续了稳步恢复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和三大需求四个主要指标“由负转正”,包括经济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来源:发改委网站)

3、六部委发文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

10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包括继续减税降费、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等共38条政策。(来源:发改委网站)

4、财政部: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季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10月21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季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各季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4.3%、-7.4%、4.7%,呈现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后二季度触底回升、三季度由负转正的持续向好态势。(来源:财政部网站)

5、财政部:截至9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5821亿元

10月21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205亿元,其中发行新增债券5546亿元。1-9月全国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6789亿元。截至9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5821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来源:财政部网站)

6、国资委:三季度央企营收、效益同步实现正增长

10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资委和央企科学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努力拓市增收创效,经营企稳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三季度当季央企收入和效益同步实现正增长。数据显示,三季度,央企实现营业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4748亿元,同比增长34.5%。(来源:新华社)

7、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并适时发布出口管制清单

10月2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通行的做法。商务部将积极推进出口管制法配套法规的立法工作,确保有效实施出口管制法确立的各项制度,同时,根据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并适时发布出口管制清单。(来源:商务部网站)

8、人社部:基本养老金到账运营规模近万亿元

10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截至三季度末,已有24个省份启动基金委托投资,合同金额1.1万亿元,到账9757亿元,其中21个省份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来源:人社部网站)

二、中国金融政策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信息

本周,央行共开展3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20%),由于本周有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和800亿元国库定存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1400亿元。(来源:《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根据央行网站整理)

2、央行行长易纲: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10月21日,央行行长易纲出席2020金融街论坛并致辞时表示,货币政策要更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易纲表示,货币政策应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金融机构长期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性,为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提供持续支持。(来源:央行网站)

3、央行行长易纲: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10月24日,央行行长易纲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通过视频表示,要持续推动金融业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金融展业环境。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开放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易纲表示,要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来源:新华社)

4、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我国数字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0月21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020金融街论坛暨成方金融科技论坛上的讲话中表示,我国数字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创新金融产品、再造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的同时,也改变了金融运行机理,加大了风险防控难度,金融创新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来源:央行网站)

5、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10月25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要全面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同时也要加快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来源:上海证券报)

6、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大修,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为支持金融业稳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定位,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加大了对金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来源:央行网站)

7、央行:中韩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再次展期

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中央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3600亿元人民币/64万亿韩元扩大至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来源:央行网站)

8、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塑金融发展新优势

10月21日,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2020金融街论坛并致辞时表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塑金融发展新优势,要全面增强金融的普惠性,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和增进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努力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坚定不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9、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取得重大成效

10月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20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近年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已取得重大成效。一是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二是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三是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四是金融违法犯罪受到严厉打击。五是威胁金融安全的“灰犀牛”得到控制。(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10、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前瞻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

10月22日,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周亮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要加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前瞻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有序推进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持续整治非法金融活动,严厉打击金融腐败,严防外部输入性风险。(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11、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六方面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10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出席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并致辞时指出,下一阶段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将主要从以下六方面着力:一是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二是完善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强化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三是优化推动各类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四是加强投资端制度建设,五是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保障和配套支持制度,六是稳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来源:证监会网站)

12、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变

10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在稳步放开跨境投融资限制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规则的深层次对接,不断增强政策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从局部管道式开放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变。(来源:新华社)

13、证监会副主席李超:系统推进基础制度改革

10月22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经过科创板、创业板两个板块的试点,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下一步,证监会将坚定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保持定力,循序渐进,扎实稳妥办好注册制改革这件大事。一是做好全市场注册制的改革准备。二是构建有利于注册制实施的监管体系。三是系统推进基础制度改革。(来源:证监会网站)

14、证监会就可转债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10月23日,证监会就《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表示,针对近期出现的个别可转债被过分炒作、大涨大跌的现象,着重解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适应、交易制度缺乏制衡、发行人与投资者权责不对等、日常监测不完备、受托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征求意见稿通过完善交易转让、投资者适当性、信息披露、可转债持有人权益保护、赎回与回售条款等各项制度,防范交易风险,加强投资者保护。(来源:证监会网站)

15、证监会批准国际铜期货交易

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近日批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国际铜期货交易,同时确定国际铜期货为境内特定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国际铜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20年11月19日。(来源:证监会网站)

16、证监会就修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10月23日,证监会就《关于修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要求资管计划设定合理的负债比例上限,保持充足的现金或者其他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偿还到期债务;明确资管计划投资单一资产比例超过其净资产50%的,该资管计划负债杠杆比例不得超过120%。(来源:证监会网站)

17、外汇局局长潘功胜:持续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10月21日,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双支柱调控框架,支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是持续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适时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二是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三是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四是做好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来源:央行网站)

18、外汇局:银行结售汇总体呈现顺差,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10月23日,外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累计结汇102496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97139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5357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银行结售汇总体呈现顺差,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二季度以来持续表现为顺差格局。第三,售汇率有所下降,企业境内和跨境的外汇融资意愿总体稳中有升。结汇率总体稳定,市场主体持汇意愿理性。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来源:外汇局网站)

19、北京市委书记蔡奇: 全力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

10月21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致辞时表示,北京将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水平,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三板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丰富续贷中心、首贷中心、确权融资中心功能。大力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合作,在金融市场开放、资本跨境流动、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积极探索,集聚更多优质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金融发展生态,全力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来源:北京日报)

20、人行上海总部明确自由贸易账户支持上海发展离岸经贸业务有关事项

10月19日,央行上海总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关于明确自由贸易账户支持上海发展离岸经贸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推送“离岸经贸业务企业名单”。央行上海分行指导上海市已建立分账核算单元的商业银行为名单内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的离岸经贸业务按国际通行规则提供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在内的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来源:人行上海总部网站)

21、长三角投资(上海)公司揭牌,服务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10月23日,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朱家角古镇挂牌。这家新成立的国企注册资金50亿元,将代表上海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揭牌仪式上,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还与上海市青浦区政府、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集团等13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上海市国资委发布的《本市国资国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未来上海国资国企将实施“百企合作联盟”等五大行动。(来源:新华社)

22、广东省金融科技协会在广州揭牌成立

10月21日,广东省金融科技协会在广州揭牌成立。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监管三处处长张海涛出席活动时强调,开展金融业务必须坚持持牌经营,各会员单位在未获得金融监管部门同意或许可的前提下,严禁从事金融业务,尤其要防范部分机构以金融科技名义行非法金融活动之实。(来源: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3、首批香港与内地ETF互挂计划产品上市

10月23日,港交所发布消息,香港与内地ETF(交易所买卖基金)互挂计划下首批产品在香港和深圳两地同时上市,推动更多ETF于香港及内地资本市场互挂。与此同时,港交所与深交所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广ETF互挂,见证两地资本市场的深化互联。(来源:香港交易所)

24、澳门港元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上线首日处理交易近百亿港元

10月19日,澳门金融管理局构建的“澳门港元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上线运作。银行可通过该系统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本地港元即时跨行转账结算服务。(来源:澳门特区金管局)

25、四川推出“天府科创贷” 首期试点,科技创新企业将获12亿元规模贷款支持

10月20日,在第七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上,四川省推出了“天府科创贷” 首期试点,四川省财政厅出资1.2亿元,联合12家银行为四川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不低于12亿元的贷款规模。(来源:人民网)

26、陕西出台29条措施稳定扩大利用外资

10月20日,陕西省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四个方面提出29条具体措施。(来源:陕西日报)

27、山西发布一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名单

近日,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山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名单(第一批),山西省融资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61家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在列。(来源: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三、海外金融政策

1、鲍威尔:美联储尚未决定是否发行数字货币

10月1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时表示,美联储距离发行数字货币尚有进一步工作要做,目前还没决定是否发行数字货币。(来源:新华网)

2、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10月21日,美联储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9月初以来美国多数地区经济增速为“微弱至温和”。这表明在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反弹和缺乏新一轮财政救助背景下,美国经济复苏动能正在减弱。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当天表示,美国经济复苏仍然高度不确定、高度不均衡,需要进一步财政支持。(来源:新华社)

3、欧英同意大幅提高谈判力度避免英国“无协议脱欧”

10月19日,欧盟—英国联合委员会就欧英未来关系谈判举行第四次会议,会后欧盟通报双方同意大幅提高谈判力度,冀望在今年12月31日英国“脱欧”过渡期结束之时达成协议,避免英国“无协议脱欧”。(来源:中国新闻网)

4、英国央行行长:英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不确定性

10月19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表示,英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不确定性。贝利在前一天的网上活动中预计英国第三季度末的产出将同比下降10%。他警告说,英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持续低于预期的重大危机。同时还建议决策者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最好采取积极行动而不是谨慎行动。(来源:央视新闻网站)

5、英国同意与欧盟继续展开贸易谈判

10月22日,英国谈判代表弗罗斯特确认英欧贸易谈判将在伦敦继续进行。英国政府在声明中指出:“英欧双方在分歧最大的几个问题上仍然存在巨大代沟;谈判很有可能无法成功。”不过声明也提到,英国已经准备好和欧盟共同在紧张的谈判中寻找弥合差距的机会。(来源:新华社)

6、日本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助力结构性改革

10月21日,日本央行委员樱井真表示,目前日本央行强有力的宽松政策发挥了预期效果,但预计通胀目前仍将保持疲软。他认为,如果经济复苏因疫情而延迟,则必须迅速采取适当行动,例如帮助企业融资以保持市场稳定。同时,他称货币政策可以帮助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因此在实施货币政策以应对疫情冲击时,还要把重点放在实现价格稳定、保护就业上。(来源:日本银行网站)

7、日英正式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10月23日,日本与英国在东京正式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这是英国“脱欧”后达成的首份重大贸易协议。(来源:新华社)

8、世贸组织:第二季度全球服贸缩水三成

10月23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务贸易额同比下滑30%,创2008年至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来源:新华社)

9、IMF报告认为亚太地区经济已开始恢复但仍不均衡

10月2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亚太地区经济或萎缩2.2%,较今年6月的预测下调了0.6个百分点。2021年有望增长6.9%。报告认为亚太地区经济已开始恢复但仍不均衡。具体来看,今年亚太地区发达经济体经济或萎缩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萎缩1.6%。其中,中国经济自第二季度以来实现快速反弹,全年有望增长1.9%。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经济则分别萎缩5.3%、4.2%和6%。(来源:新华社)

10、IMF副总裁张涛:正积极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等议题

10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IMF正与成员和其他国际机构合作积极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等议题,帮助成员更好地理解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消费者保护、跨境溢出效应等方面的影响。(来源:新华社)

11、联合国贸发会议:三季度全球贸易缩水,中国进出口逆势增长

10月21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贸易额同比下滑5%;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逆势增长,呈现显著复苏态势。报告显示,三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复苏态势明显,出口额实现同比上涨10%左右的强劲反弹;进口额也在7月和8月企稳,9月同比增长13%。(来源:新华社)

12、巴西和美国签订三项双边经贸合作协议

10月19日,巴西外交部和经济部发布联合公报说,巴西和美国当天签订三项新的双边经贸合作协议,以推动两国贸易投资往来深入发展。根据公报,这三项协议分别针对贸易便利化、规范监管及反腐败三个方面。(来源:新华社)

声    明

《金融政策信息》周报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编写,以授权使用为主。

本周报版权属于《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本课题组对该声明享有最终解释权。如需引用发布,请致邮cfpr@pbcsf.tsinghua.edu.cn。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