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多举措推动科技创新

新华财经沈阳12月10日电(记者王莹 李宇佳)“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日前顺利完成万米深潜试验,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而新纪录的背后,有着辽宁科技创新实力的综合体现。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制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电动观测云台以及主从伺服液压机械手等全海深技术装备,有力支撑了“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万米深潜试验。

近年来,辽宁多措并举抓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建设科技人才队伍,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有效科技支撑。

以制度创新筑牢创新基础

培育壮大新动能,以创新驱动发展,是支撑辽宁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辽宁着力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持续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能力显著提升。

辽宁先后出台了《关于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深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放管服”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法规、政策等60余个,准确对接中央总体部署和重大政策举措,形成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同时为破解政策落实中的制度禁锢,辽宁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科技成果“三权”下放,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自主权;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构建符合辽宁发展实际的科研分类评价制度;深化奖励制度改革,优化奖励结构,增强科技奖励的导向性、权威性;积极开展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试点,对解决辽宁省科技体制改革的堵点问题提出了18条有效措施。

通过聚焦“卡脖子”技术问题,辽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围绕本省重点产业链的创新需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梳理凝练了12条创新链,布局实施了32项科技重大专项,199项省重点研发计划。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辽宁以战时状态启动实施4批共40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攻克核心关键技术21项,自主研发出高端防护产品37项,“10合1混采检测技术”及时研发并应用于大连、青岛等防控一线,在为防疫出力的同时,也展现了辽宁的科技创新实力。

产学研给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11月,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化基地在大连长兴岛正式启动。该中心重点围绕辽宁省石化产业精细化发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创新产品开发、中试及产业化等创新活动,自组建以来,省、市、区已累计投入超2亿元建设研发及中试装置,累计吸引14个研发团队168名研发人员入住开展创新活动,累计攻克关键技术22项,为省内81家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支持156余次。

辽宁一直是全国石化工业的重镇。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石化产业占辽宁省规上工业的27.2%。推动石化产业创新发展,也成为辽宁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辽宁省科技厅围绕石化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

截至目前,辽宁已累计支持辽阳奥克化学等64户重点企业组建辽宁省环氧乙烷衍生物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基地66个,支持丹东优纤科技等32户重点企业承担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9个;在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省内优势科研机构部署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催化基础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57个,支持科研机构与重点企业组成联合体,营口三征精细化工、抚顺抚清助剂分别建成为我国最大三聚氯氰和有机过氧化物研发生产基地,辽宁省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辽宁不断优化技术转移体系,促进产学研实质性结合。通过建立健全辽宁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辽宁省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已达91家,已累计培养专业技术经纪人900余人;“精细化工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获批为辽宁省首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249家,预计今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将突破600亿元。

发挥人才优势,助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带来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势人才的聚集。辽宁省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为根本,围绕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激励关键环节,加强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结构、质量建设。

通过统筹使用国家和省级各类项目计划,辽宁构建了从青年博士、技术研发人员到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乃至院士等国家级战略科技人才的精准培育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辽宁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实施重大项目231个,培育省内中青年科技人才700余名;在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提高科研人员成果收益方面加大政策改革力度,营造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工作创新创造积极性。通过加强创新平台统筹布局,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综合性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平台对人才聚集作用进一步显现。

日前,辽宁省科技厅制定了《关于加强院士科技创新工作常态化联系机制的意见》,从咨询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沟通服务机制三方面着手,鼓励院士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火车头”作用,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制约,提升产业能级,确保辽宁省重大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全局性和前瞻性。

截至目前,全省两院院士总数达56人,获得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共521人;培养“兴辽英才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273人;引进外国高层次人才1590人。这些人才有力地推动了辽宁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辽宁坚持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推动辽宁科创能力不断提升,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郝明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