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乡村产业振兴如何继续推进?

新华财经北京2月5日电(分析师童威远)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目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进的进程时间已过半,在脱贫攻坚工作完成后,乡村振兴战略也将全面进入新的阶段。

十九大以来,农村基础性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农业生产量质齐升。近年来,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持续上涨,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其中,近五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保持在6.5万吨以上,粮食农业生产底线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农村第一产业基础扎实。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产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依然在农村,农业生产模式落仍然较为落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仍然以小农户主体经营为主,农业产业较为分散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民适应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的提质增效空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摆在首位的重要目标,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果,产业集约化制度基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在为农民居住生活提供了更加优质空间的同时,也为农村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蓄势待发。

乡村产业振兴,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

一、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产量持续上升,进出口数额也在不断提升,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拉大,由2016年的380亿美元上升至了2020年的947.7亿美元。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拉大的原因中,既有对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整体需求的客观提升,也有阶段性供需调整导致的结构性失衡。以玉米为例,在临储制度下玉米价格受到调控,2016年以前国内玉米供给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经过2016年收储制度改革,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生产供需由供过于求调整为平衡。但是随着近年来黑龙江等主产区种植面积缩减,叠加生猪养殖饲料需求激增等因素,玉米供需又进入阶段性供不应求的紧缩态势。

农产品阶段性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分散化。小型农户在农作物的选择上缺乏战略规划,什么农作物价格高就种什么,常常出现大量农户一哄而上争相种植的现象。很多农户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可能并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雨水等自然条件,导致单一农产品整体供给过剩,质量良莠不齐,影响消费者体验,价格迅速下滑,产品陷入滞销。例如砂糖橘、阳光玫瑰葡萄等水果产品,在上市早期或刚引进时受市场追捧,价格较高,吸引了大量农户入场种植,但因为管理能力、种植环境、技术水平差异,市场产品质量出现分化,部分低质量产品价格迅速走低,甚至难以覆盖种植成本。农产品供需失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利益。

在农产品整体紧缺,阶段性结构性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走向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选择。相比分散化的小农户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规模、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在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基本条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引领分散的农户发展优势产业,有助于改变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同时在农业技术、生产资料、品牌营销等方面发挥规模优势,助推农民受益。

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来看,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开展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

在“订单收购+保底分红”模式中,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签订采购订单,同时提供种源、技术指导、农用设备等支持,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自主开展农业生产,农产品成熟后以约定价格出售给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经营获利后,还会对农户进行二次分红,在确保了农户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保证了农户提升生产质量的积极性。

在“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模式中,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再雇佣农户进行统一的农业生产,并在雇佣关系下为农户提供工资与社会保障。这一模式不仅通过规模化经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还改善了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在“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下,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新型经营主体,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再利用土地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同时按照收益定期向农户分红。为了督促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正常开展经营,保障农民基本利益,在农民入股后这些新型经营主体还需要定期向农户支付保底收益。

二、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的“构建乡村产业体系重大工程”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是重点工程之一。规划指出,要改造一批休闲农业村庄道路、供水、停车场、厕所等设施,树立和推介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品牌,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庄(园)、休闲观光园区、国家森林步道、康养基地、森林人家、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区(点)等精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预计今后5年内将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城郊周边农村地区来说,当下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具有重要契机:

(1)农村土地改革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入市,破除了农村第三产业用地障碍。2020年1月生效的新土地管理法删去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意味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交易,交给社会资本建设经营。

在当前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中,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户个体、民宿、休闲农庄等,乡村第三产业用地主要依靠“点状供地”“片状供地”或以农民自有住宅开展,布局规划往往小而散,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下,村集体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协作,发挥社会资本在管理、设计、规划方面的优势,同时可以通过分红等手段使广大农户受益。

(2)疫情防控常态化,培养了居民短途周边休闲旅游的消费习惯,叠加休闲活动场景丰富化发展,城市周边休闲行业或将迎来机遇期。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规划与休闲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2020)》,我国居民休闲与旅游的边界正在进一步模糊,主要休闲半径集中在2-3公里范围,同时这一半径正在逐步扩大。未来,城镇居民前往周边农村开展休闲活动的比例将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

(3)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典型的成功经验。2015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33个地区开展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各试点地区通过探索已经收获了较多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务开展经验。四川省郫县是首批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当地农户以确权后的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组建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农业龙头企业、房地产公司、酒店管理公司合作,自主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成功打造一批“农+旅”产业。在乡村民宿建设方面,浙江省莫干山景区等地也有较多的成功经验可供参考借鉴。

(4)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为提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基础。根据农村农业部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网络比例均超过98%,乡村环境向着现代化方向不断优化,美丽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也将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往农村开展休闲消费活动。

(5)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序推进,使得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的规划设计更加科学统一。现有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存在竞争混乱、同质化严重、规划设计水平低等问题,在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后,可以对农场、林场、水域进行统一的开发利用,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6)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可以低成本广泛宣传。当下,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广泛爆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普通农户也能够接触到网络,以乡土文化、生态环境、精美民宿为“爆点”的网红宣传手段使得农村旅游产业可以通过更加低成本、便利化的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基于地理位置推荐的算法也可以使宣传能够精准触达目标人群,互联网革命下农村第三产业揽客宣传方式转变将迎来重要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更加考验村集体、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等主体对农村产业的运营能力。目前乡村旅游业往往存在同质化、分散化、与农业生产融合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专业人才,也需要扎实的经营建设能力和大量的资本投入。农村乡土文化与自然资源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如果能有效开发利用,将进一步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促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三、大力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深度挖掘农业产业链附加值

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的背景下,规模化经营主体拥有规模、资金、管理、技术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摊成本、提升技术、优化管理等手段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入产业上下游,在农产品产地建设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加工等设施,渗透农业下游仓储、物流、深加工乃至分销等多个领域,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为农民转移就业与增收提供产业支持。

在应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应当拓宽农业生产应用创新技术水平,包括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人工智能、精准导航等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流程,提高产业效率。在生鲜电商、物流产业、供应链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可以与供应链企业加强深度合作,打通生产-物流-终端零售的供应链条,通过供应链需求传导反向引领农业生产,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平台,深入推进农业生产趋向优质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支持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乡村产业振兴如何继续推进?.pdf

“三农”工作重心转移,乡村产业振兴如何继续推进?.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杜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