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构建基层治理服务网 破解难题激活潜力

近年来,随着南京江北新区的蓬勃发展,新区内街道城市化进程也快速推进,人口集聚,诉求多元,环境承载和社会治理压力不断加大。总面积37.04平方公里的沿江街道是江北新主城建设重要板块,该街道围绕“网格+网络”总要求,构建全要素汇聚、全过程覆盖、全方位保障、全周期服务为一体的360基层治理服务网,通过“加减乘除”,编织治理谱系,作答时代命题,实现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LOCAL202107192202000453607121668.jpg

沿江街道调度指挥中心。沿江街道供图


党建统领做“加法”,升级红色引擎

沿江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大党委+大工委,加出同心圆。沿江街道与南钢集团、江北新区研创园、南医大四附院、江苏省防灾减灾中心、辖区中小学、物业公司等单位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与商务楼宇、商圈市场、新兴企业党组织有机融合,打造“红沿钢铁联盟”“城市书屋”“红沿星塔”等10余个区域党建品牌,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党支部+先锋队,加出领头雁。成立68个网格党支部、17个网格阵地,建设4个红色物业、55支党员志愿队。优秀共产党员葛茂安,自发带领小区群众,打击传销、维护小区环境、整治公共秩序,帮助建成南京桥北地区首个无传销小区,群众高度认可、自觉拥护。

炼党性+学本领,加出新模范。坚持党管干部、管好干部、管强干部。成立江北新区党校沿江分校,针对干部不同需求,搭建个性化、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培训体系,铸造“忠于信仰、敢于斗争、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新时代“红沿”精神。

深化改革做“减法”,强力瘦身健骨

街道机关瘦身,基层社区健骨,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写的服务管理。

精机关。构建大部门、扁平制管理,内设机构由31个变为“6+1+3”加纪检部门共11个,使对接上级、内部沟通、服务社区更加顺畅。坚持精简、高效用人原则,严格控制机关用人数,优化社区干部梯队,“AB岗”分工、交流轮岗打造街道机关、基层社区、综合执法、网格服务4支全科队伍。

明职责。调整合并原有248项职责,精简至173项。依照业务执法分离、审批执法分离,服务管理融合、条线属地融合的原则,梳理各大办、各社区工作职能,制定职责清单,固化三定方案,明确界限,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城市管理水平、服务群众水平、维护稳定水平。

强社区。三年完成2次社区拆分,基层社区由6个增加至11个。多批次公开选拔年轻干部30余人进社区、下一线。建立社区一个街道班子、一名机关科级干部、一名社区指导员联系制度,严禁机关部门非必要事项下派,为社区减负,合并多条口考核事项,综合考评、突出重点、鼓励创新。

网格创新做“乘法”,注入源头活水

一网管全局,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响应提速。成立45个网格工作组,道路河流、建筑工地、企业单位全部入网进组,空间全覆盖、职责无空白。222名网格员、217名执法队员、62个小区19家物业公司、235名“三官一律”、2万余名志愿者、19名社区民警全员参与,组员吹哨、全组报到,网格点名、部门响应,推动部门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网格转、网格围着群众转。

服务提优。依托网格建立重大事项民意调查、集中诉求预警、困难群体生活干预三项机制,排查隐患区、管控风险点,构筑平安防线。网格内集成政策宣传、事务代办、诉求应答等公共服务,打造“15分钟网格治理圈”。12345热线进网格,“有请当事人”“先解决问题再说”等措施化解基层80%的问题矛盾,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科技赋能。搭建基层数据库,链接200余个执法记录仪、100多个探头,以及12345、12319热线、181平台多个数据信息,打破孤岛、互联互通,推进数字执法。今年共对渣土车、违法建筑、污染环境等问题执法128件,拆除违法建筑124个,共计3000平方米。上线全街指挥调度中心,云上总指挥,调取画面、派发任务,网格员、执法队员、巡查队员三员合一,办理答复,回应诉求。

共建共享做“除法”,守护人民的心

以人民为中心,公众广泛参与,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人人尽责。坚持未诉先办,推进民主协商,通过有事好商量、民意直通车收集民意;通过为民办实事、热线进小区、居民议事会,征集“金点子”,问计问策、共商共建、共谋发展。

人人享有。建成沿江党群服务中心,配套11个社区文明实践所、6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7个二级服务站、9个文化广场,保障老、中、幼服务空间,激活服务因子。

人人受益。主动作为,半年内关停35所无证幼儿园,2年内投入2亿元新建10所公办园,公办惠民率从50%跃升至94.5%。建设2个卫生服务中心、打通5条断头路、建设4个停车场、新增2个口袋公园,提升群众幸福感。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所有基层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时代命题。沿江街道将一如既往,群策群力、迎难而上,以新办法、新探索破解难题、激活潜力,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王路遥)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珂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