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数字化转型路径 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

据中国旅游报报道,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让参观者体验了令人震撼的数字艺术,即将在9月举办的世界物博会,数字化、云会展也将成为一大亮点。数字化在全球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国内文化和旅游领域加速应用,在人们日常消费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指博物馆、旅游演艺、图书出版、传统书店、传统媒体等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以不断提升竞争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数字美术馆和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游客。从国家博物馆到地方展馆,虚拟展厅、云直播活动方兴未艾。传统综艺节目也借助直播、短视频打破时空限制,纷纷推出云综艺,如爱奇艺“宅家”系列、优酷“好好”系列、腾讯视频《鹅宅好时光》等。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传统文化消费品,日益融入设计、品牌IP以及广告等文化和旅游产业不同环节。

同时,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所形成的新产业,包括网络文学、游戏、音乐、直播、短视频等纷纷崛起。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采用5G即时拍摄技术,此举对未来大型文化和旅游演艺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智能文化艺术、智能文学创作和智能媒体加速拓展。AI作曲、虚拟演唱会等运用人工智能,将虚拟与真实融为一体,使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网络游戏将线上消费、虚拟演出、虚拟旅行以及虚拟社交进行糅合,形成黏性更强的社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艾媒咨询预计,2021年我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将增至6.35亿人。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文化和旅游业态。对于文化和旅游企业来说,进一步拓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路径,除了加快文化和旅游领域传统与新兴产业的数字化进程,还需要实施数字文旅消费的场景创新,以及推进科技、文旅融合的产业链再造。

第一,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嵌入文化和旅游不同的应用场景。以人工智能应用来说,中国陶瓷博物馆以及各地博物馆上线的“服务机器人”,为游客提供导游导览、服务沟通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体验。景区、演艺项目融入人工智能,将自然、人文资源以及网红、明星的声音、形象进行合成。数字技术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影响超越了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在激发大众旅游需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出效率。

第二,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业态以及提升产品质量。如故宫数字化将社交、游戏、动漫、音乐等植入博物馆的文物,打造了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传承活化的生动案例。运用数字营销打造文化IP被视为互动体验新方式。将故事或形象打造成为文化IP,实现文旅跨界融合,主题乐园、影视衍生品、文创电商迅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在挖掘产品内涵、改善产品层次方面,数字旅游符号已成为文化和旅游产品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文化和旅游产品向价值符号转化已经成为趋势,这代表了未来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内容、新形式。数字符号在拓展文化内涵、推动服务升级方面潜力巨大,赋予了产品更大附加值,催生出更多衍生品。

第三,进行企业联合,强化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度拓展、横向拓宽。近年来,文化和旅游企业以联合、联盟方式进行数字化协同创新。腾讯、华强方特等一批数字创意头部企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产业链条,涵括产品创作、营销传播、衍生品生产、数字化服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这就需要文化和旅游企业重新建立融通创新机制与体系,构建新的分工协作格局。

第四,实施更大范围的产业整合,或抓住某些环节的变革时机,进行产业链再造。如文旅小镇发展,打破区域限制,在更大范围实施产业链整合。各种影视小镇、文化创意小镇、书画艺术小镇等,推动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市场服务、传播等呈现出新气象、新特色。

此外,抓住某些环节的数字化变革契机,可以触动整体产业链变革。仅以数字营销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影响来说,互联网与大数据分析进入产业链后,改变了产业链结构。如新的中间商与新媒体机构取代了传统旅行社与其他中介;文化和旅游中间商更加丰富,目录服务商、搜索引擎服务商、虚拟商业街、互联网内容供应商以及虚拟零售店广泛渗透到渠道之中;上下游之间由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介入,突破时空限制,信息交换更加便利。需要注意的是,整体产业链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某些环节的突破实现渐变。

总之,加快拓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路径,助推新兴信息技术在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有利于文化和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在科技赋能下提升竞争力,获得决胜市场的利器。



编辑:郭睿思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