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全力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

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分析师郭桢)成渝双城经济圈物产丰富,人口密集,农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成熟,具有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的工业体系,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也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成渝两地政府以创新为理念,全力打造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在西部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一、人口密集和区域经济发达是成渝地区重要优势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今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优化提升成渝城市群。上述文件意味着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并列到同一层次,锚定了中国“第四极”的位置。

图表1: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图

2bebf0b1af714fdd8d7bd3f482a6bed8.jpg

来源:新华财经

从地理位置看,成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中,包括重庆市的31个区县和由成都市辐射周边四川省的15个市的117个区县,区域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幅员面积的1.8%。其北有秦岭、大巴山,南有崎岖的云贵高原,西有横断山脉,东有巫山,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因崇山峻岭的阻隔,古代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描述。如今的巴蜀之地交通发达,在历史新起点上,成渝地区已由一个地理区域扩展成为一个经济区域。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成为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中央将成都和重庆确定为重点发展区域,主要是基于人口和经济两大因素。2020年末,成渝经济区内常住人口约为1亿多人,其中,四川省家庭户人口7709.3万人、常住人口8367.5万人,成都地区常住人口1658.1万人。重庆市常住人口为3205.4万人、城镇化率69.46%。川渝两地总人口在全国排名第三位,也是我国经济区中人口最多,人口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人口密集是成渝地区的重要优势,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发展密集型制造业十分有利。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成都是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脑生产基地。同时,人口密集也意味着消费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际一线品牌大都先后入驻成都、重庆,已经入驻企业也相继加大投资力度,看中成渝地区广阔的消费市场,以及快速增长的消费能力。

从地区经济总量来看,2020年两地合计为7.3万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四位。其中,四川省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48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成都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7716.7亿元。重庆市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万亿元,增长3.9%,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城镇化区域,也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中的双核——重庆、成都两市,其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人才水平、基础设施均不逊于沿海城市,两市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以及西部地区当之无愧的主要经济增长极。

二、经济发展增速领跑全国城市群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环渤海湾城市群,用全国2.8%的土地聚集了约18%的人口,贡献了约38%的GDP,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这三极所在的沿海地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发展速度都出现了下滑。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正向协调与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幅员辽阔的我国来说,各地区协调发展才是未来发展的总趋势。谁能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引起了社会的期待。

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重庆市GDP位居全国城市第五,成都位居第八。从汇聚资金看,重庆位居全国城市第六,成都市位居第七。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汇聚的资金总量接近10万亿元,资金体量十分庞大。两市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6%左右。成渝经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带。成渝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变了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只能“跟跑”的态势,被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缺少强有力的支点来撬动地区发展的尴尬局面。使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了全国的战略意义,成为我国第四大城市群。

三、完善的交通物流体系 承接中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

四川盆地气候适宜,河流众多、光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盆地内紫红色土壤孕育了丰富的物产和动植物资源。成渝地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作物的主要产区。目前成渝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除了农业优势,铁路、公路、内河、民航、管道运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一改蜀道难的历史。成都和重庆直线距离为254.2公里,目前乘坐高铁只需用时1小时左右,基本在1小时经济圈以内。此外,宝成铁路、西成高铁、兰渝铁路这三条铁路自北向南穿越秦岭进入四川盆地。2017年兰渝铁路全线开通后成为京广、京沪之外的第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除了北上的入川铁路,还有东向的宜万铁路,以成都为中心的蓉京高铁,成都—南充—达州段的蓉昆高铁。以重庆为中心的渝昆高铁、渝西高铁也列入规划,这些线路最终会把成渝城市群融入到三大湾区的8小时内高铁交通圈,四川盆地的外出交通将得到更大改观。

9月26日,成渝中线高铁建设也全面启动。成渝中线高铁项目起自重庆北站,经西部(重庆)科学城、铜梁、大足、安岳、乐至、简州新城,抵达成都站。线路正线全长292公里,在重庆境内约102公里、四川境内约19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8座车站,总投资692亿元。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和长江沿岸两主两辅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规划实施对进一步缩短成渝时空距离、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形成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贸易方面,成渝地区是连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渝新欧铁路的中欧班列以重庆为始发站,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过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沿途经过六个国家,承接着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成为南线欧亚大陆桥的国际铁路通道。另外,从成都始发蓉欧快铁,成都青白江区集装箱中心站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集装箱中心站,初步形成陆路国际运输通道。

农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成熟,成就了成渝地区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的工业体系,包括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航空航天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医美、物流、游戏、商贸、金融、旅游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成都强大的数字文化产业链实力,重庆强大的科技产业,使成渝成为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四、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定位是在西部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首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区域经济核心要素是内聚力和创新功能,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在过去的一年中,成渝两市为经济一体化做了大量工作,确定了科学规划编制、重点领域先行突破、深入推进干支联动等的“十四五”发展方向。2020年3月,四川省和重庆市举行了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党政联席会议,会议明确了35项重点任务,标志着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了启动键。此后,两市召开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业工作联席会议,达成了巴蜀非物质文化保护15项协议。签署了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公共就业服务合作协议、两地建立就业共享机制、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建立试验区,先行先试找到经验和成功模式,通过高效交流使得两城联合办公和联合工作的常态化。

虽然重庆和成都的地理距离无法改变,但随着成都的东扩、重庆的西进,成渝高铁的提速,高铁复兴号改名为成渝双城巴士,成渝两地公交实现了一卡通,两地通行时间大幅缩短。巴蜀文化同根同源,两地民众文化习俗相近,对成渝合作是重要的利好。让两地民众切实感受到同城化,不断拉近合作共赢的空间。

政府通过对管理模式的改变,让双城一体化,提高管理效率。两城原有的产业各自有优势,通过形成产业联盟,打通成渝双城互补产业,形成更高的集群效应。成都的软件产业在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重庆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长安汽车、嘉陵摩托等是名牌企业。成渝地区产业打通,需要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平台,实现行政登记、审批和社会保险等事务“一网申请,一网通办”,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成渝地区协同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实现双城经济圈产业链转型和升级。此外,成渝地区加快第三产业的数字化,提高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贡献。在双城城际高速铁路沿线打造数字化“风景走廊”,建设数字化沿线商务中心和物流交易中心。运用数字化手段整合双城地区旅游平台,绘制数字化文旅地图,深度挖掘“双城”文旅资源,加快建设双城地区“数字+商贸”、“数字+物流”、“数字+文旅”的内循环。


成渝双城经济圈全力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