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新民晚报2019年09月12日17:35分类: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本月,上海自贸区即将迎来成立6周年,笔者重访外高桥,这个上海自贸区“梦开始的地方”,不少人回首来时路,频频谈及“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等关键词,并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施坦威钢琴亚太有限公司大厅,一台“黑钻级”三角钢琴十分亮眼,这台价格高达600万元的高档钢琴全球只有8台。“10年前,我们刚刚来到中国时只是一个很小的代办处,一年只能卖掉几台钢琴;现在已升级为亚太区总部,去年销售额高达5个亿,仅施坦威品牌的钢琴就卖出近500台。”施坦威钢琴亚太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让企业“旋风式”成长的转折点,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2013年之前,我们的批发业务都是针对中国大陆的。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制度创新加上外高桥保税区的优势,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离岸贸易,市场迅速拓展。总部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决定把这里由上海公司升级为亚太区总部。”从此,施坦威钢琴亚太有限公司如虎添翼,业务量一路飙升,拓展到其他许多国家。

随着业务的增长,企业的另外一些需求也凸显出来。比如,由于钢琴原产地在德国,按照过去的政策,即使钢琴现在在上海,和外高桥近在咫尺,也必须飘洋过海到德国原产地维修,来回一趟至少要经过1个月的海运时间,周期长成本高。能否绕开这个“槛”?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制度如何创新?往往是在问题中寻找方向,在破题中寻找答案。经过相关部门的反复调研,最终出台了区内维修的政策。钢琴不必再远赴国外,在外高桥的“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区内维修,大大节约了时间、资金成本,也方便了企业内部财务结算。

像施坦威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的成长路上随处可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出新政策固然重要;但要让政策落实落细,需要打通政策和企业之间的“肠梗阻”,让企业的需求及时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让推出的政策和企业的需求无缝衔接,才是营商环境的“高阶版”。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1000个企业眼中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有一家企业在上海深耕多年,最近却提出要迁往外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经过实地走访、和企业负责人深谈后发现,企业想搬迁并不只是因为上海日益高企的商务成本,而是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缺乏发展的空间。只有找到“痛点”,才能对症下药,有关部门想法设法为企业就近寻找新的场地,最终让企业“把根留住”。“店小二”服务是否到位?企业的感受度如何、满意度怎样,才是最好的评分表。

有关调查问卷显示,近七成企业家最关心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体制突破;超过六成的企业家认为民间投资相关政策操作性不强;近半数企业家希望改善发展环境、放开行业准入;同时,对融资便利性、产业政策、舆论环境三项指标的满意度均低于40%。

在上海“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了改善营商环境,需要打通“公务员服务最后一公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建议意见。有市人大代表认为,所谓的“最后一公里”,其实就是政府机关的基层工作人员和企业直接面对面。他们代表着政府形象,营商环境好不好,会在基层公务员身上得到直接体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些基层公务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太深刻,在服务过程中不太到位,比如拖拉、推诿等态度,都会给企业带来麻烦。因此,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好好学习建设营商环境的文件,尤其是基层办事人员要学习好、落实好。

有市政协委员提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上海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呼吁上海推动政策精准落地,重点解决好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政协委员还建议,要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当好民营企业成长中的“服务员”;要进一步聚焦需求、分类施策,引导大企业做优做强,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让民营企业充分享受改革和政策的红利。

只有在良好营商环境的沃土中,企业才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陈彦峰表示,上海自贸区最初出发的28.78平方公里,在即将迎来6周年之际,依然保持了“逆势飞扬”的发展态势。一批跨国“大腕”们纷纷一掷千金追加投资。2018年全年,保税区域合同外资增值24.96亿美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大贸易的独特优势,为企业提供最亟需的贴心服务。”

刀刃向内,敢于向营商环境的短板“动刀”,打通“大门已开,小门未开”的堵点,才能成为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的强大后盾。(作者 宋宁华)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