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书写生态高质量发展答卷

新华日报2019年12月30日08:38分类:新区

12月16日,在南京绿水湾湿地公园,只见芦苇摇曳,鹭鸟翩跹。市民张亢说,南京江北新区打造滨江风光带后,她经常到长江边转转,感觉现在是住在绿水青山间!

张亢的感受,只是江北新区环境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奋力保护长江生态安全。

“南京江北新区为典型的滨江新区,依江建城,依水兴业。落实‘长江大保护’是江北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本。”南京江北新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局长顾元刚表示。

为了守护长江,江北新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严守生态红线,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破解“化工围江”,优化沿江产业布局,设置1公里“无化区”,实现区域经济绿色发展;保护长江岸线资源,有序划分生产、生活、生态岸线,实现还江于民、还岸线于生活生态。

保护长江,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产业转型。为此,江北新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严控化工园区边界,推动沿江1公里无化区建设,压缩沿江化工园规划面积,化工园区玉带片区规划面积从19平方公里缩减到6.2平方公里,计划将化工企业数量压减到80家左右,同时,引导现有化工企业逐步往精细化、高端化和新材料方向发展,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滨江不见江”是诸多城市面临的发展窘境。推进沿江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是我省推动长江大保护要求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江北新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积极谋划,以码头整合为重点,压减生产岸线。同时,在核心区沿线高标准建设26公里江北新区滨江风光带,彰显“大江、大水”文化,打造城市旅游观光、生态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滨江公共活动空间。

今天的宏波码头,正焕发绿色活力。昔日一台台龙门吊高竖、机器轰鸣的生产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道路、水草丰美的湿地。到明年春天,栽种的树木将枝繁叶茂,给这里再添一抹绿色。宏波码头位于江北新区水源地保护区内,自去年5月明确要清除到今年4月不到一年时间内,已经完成拆除和场地覆绿。

未来,江北新区将进一步优化岸线布局,形成“生态岸线为基底、生活岸线为骨干、生产岸线为点缀”的岸线空间结构。到2035年,将生态岸线占比提升至50%以上。为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江北新区铁腕治污,守护这一方蓝天碧水——

为了提升水环境质量,江北新区实现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全覆盖,落实排口整治,保障水质断面稳定达标。“目前,江北新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对长江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到2020年后,沿江所有排口将实现零增长、全管控;严格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围绕城南河、七里河等六大流域实施水环境提升。”江北新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保卫蓝天方面,江北新区建立了重点工业污染源“指纹库”,对区内145家化工、医药企业的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系统的摸排及监测,建立了有组织废气排放因子库,实现了重点企业排污情况一张表,排放总量一本账,排放分布一张图。江北新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一举措,有利于监控各企业各重点工段的排污行为,一旦出现异常排放等情况,可利用该因子库进行快速溯源和精准定位,为后续取证、治理提供依据。”

环境保护,离不开全民共同参与。近年来,江北新区建设了一批绿色工程,为公众创造绿色生活条件,努力打造绿色建筑与建造示范区,将江北新区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绿色宜居新城典范。同时,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进行公益宣传,努力让每个人都会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江北新区的“一滴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