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以创新之姿奔涌向前

新华日报2020年01月15日10:18分类:新区

2019年8月,在南京江北新区这片热土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落子——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揭牌。新一轮开放潮起,南京、江北新区有了新担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双区叠加、双区联动、双区并进,因创新而生的江北新区抢抓机遇,目标明确,真抓实干,拿出了漂亮的“期末成绩单”——

看制度创新成绩单,自南京片区授牌以来,全国自贸区202条可复制可推广试点经验中,有166条已在南京片区落地实施,省商务厅上报国家商务部的6个可复制可推广案例中,南京片区占3个,此后,新区还将持续开展“1+N”首创性和差异化政策探索。

看招商突破成绩单,自南京片区授牌以来,江北新区新增注册企业4782家,日均新增企业48家;累计新增注册资本429亿元。2019年,成功举办世界半导体大会、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全球网络技术大会等重要活动80余场次。

看经济发展成绩单,2019年南京江北新区直管区GDP预计同比增长13.1%,圆满实现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的目标,2019年,江北新区集成电路、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分别增长150%、50%。

自贸新时代,江北新区以创新之姿奔涌向前。

抢抓机遇 争做自贸区建设“领跑者”

这是一片“风水宝地”,9公里长江滨江风光带蜿蜒其侧,120平方公里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巍峨在畔,地处东部沿海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处,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沿江近海;这是一片“发展高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在此形成“双区叠加”之势。

“双区叠加”是南京片区最大的特色。在今年的南京“两会”上,南京市主要领导为江北新区出了一道必答题:如何把“双区叠加”这一特色从“概念上的叠加”转化为“动力上的叠加”,进而变成“成效上的叠加”。

“自贸时刻”伊始,作为自贸区建设的主战场,江北新区就定调不做跟随者,要做领跑者。当制度创新的累累硕果集聚,这片热土站上了开放新风口。

南京片区吸纳省总体方案113条任务中的104条,省建设实施方案132条任务中的121条,并聚焦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和营商环境等重要领域,高质量编制完成南京片区实施方案,形成56条“个性化”任务。

制度创新带来了什么?借力发力,打破常规,带来了江北新区营商环境的全新升级。屡屡登上中央、省、市各大媒体头条的背后,是前来逐梦的企业纷纷竖起大拇指叫好。

创新“信用+承诺”绿色直通审批,改革至今,累计有60多个项目参与 “信用承诺制”改革,助推一批项目提前开工建设;推进“区域环评”改革,企业编制环评报告瘦身三分之二,审批时间缩短近一半;实施“被老板”快速撤销,最短不到30个工作日内帮助市民撤销因身份信息被冒用虚假登记,办事效率全国领先;探路社会投资项目“分阶段报建”审批,试点项目审批时间缩短2/3以上,运作成本节省数百万……

制度创新激发了什么?先行先试,形成经验,激发了置身其中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大胆探索,越是艰难越向前。

江北新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以“我的麦田”为载体,打造“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设立面向全国的知识产权质物处置运营平台,创造性地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的“江北模式”。江北新区还推出“永智贷”“知贷宝”等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聚焦推动南京国际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

一种全新的生物医药平台招商模式在此诞生。在过去的一年里,江北新区成功举办了10场生物医药融资项目路演活动,一批志在新药创新的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在此交流与探讨,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在无形中结合,并碰撞出火花。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获得融资,如专注于疾病治疗及服务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北恒生物获得亿元投资;专注于临床级别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派真生物获得凯泰资本数千万元的融资。

着眼全面启动自贸区建设的新阶段,江北新区定下目标:瞄准临港新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等,高质量建设自贸区南京片区,确保走在全国前列。既要加快落实121条省级任务和56条特色任务,推动“1+9”政策体系兑现,让群众和企业的事情更好办;也要增强政策创新成果,力争周周有创新,全年有50条创新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一个多月前,在全国已获批的18个省、市52个自由贸易片区中,南京自贸片区是第9个成功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的成员单位;近日,忙碌的南京片区行政服务中心又多了一项新功能——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短短数日,已有15家企业前来办理认证手续。主动融入全球,积极迎接世界,扬开放之帆的江北新区魅力十足!

放眼全球 让产业链与创新链“共舞”

按照《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南京片区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国家级新区+自贸区”,两张国家级名片在握,江北新区大步迈入全球创新链正当时。

2019年9月,南京与剑桥牵手创办的科技创新中心长期基地在江北新区奠基,这是剑桥大学建校以来首次在英国境外设立的合作研究机构。一颗链接世界的“种子”在秋天被种下,当它“破土而出”,全球创新链的顶端必定会有南京江北新区的重要一席。

创新的脚步,快些,再快些!在“2019南京创新周·创新江北专场活动”上,江北新区启动“策源地计划”,再次按下创新加速键,要从创新源头,引爆创新链价值点。“策源地计划”通过统筹布局,着力推进新区创新之城“价值链条高效流通、创新机制动态改革、重大项目持续突破、双创成果加速倍增、策源效益叠加释放”的“五位一体”建设,实现新区科创环境“政策体系最优化、创新服务精细化、生态网络国际化、要素市场融合化”的四化合一。

创新的活力,强了,更强了!江北新区2019年全年新备案新型研发机构24家,位居全市各板块第一,占全市数量的1/4;新引进培育科技顶尖专家19人、创新型企业家34人、市级高层次创业人才63人、区级高层次创业人才150人,入选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新引进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24家。

与创新链相交织的,是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产业版图里,三条已积蓄巨大能量的产业链。

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企业300余家,产业营收规模预计达300亿元,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全部环节,这是一条朝着千亿级冲刺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集聚生命健康产业链相关企业800余家,产业营收规模预计达900亿元,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基因年测序能力超50万人次,已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基地,这是一条即将迈上千亿级的生命健康产业链;扬子江国际基金街区正式揭牌,500亿规模先进制造业国家大基金,新金融头部企业纷纷落地,这是一座目标吸纳各类金融资本超5000亿的新金融中心。

江北新区2019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13个,其中,“两城一中心”项目292个,总投资超过2080亿元。

2019年11月,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年会在南京举行,这场专业的盛会吸引2600多人参与,是原定参会人数的两倍多。这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热度的体现,也是江北新区奋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的见证。台积电(南京)总经理罗镇球在会上表示,台积电南京厂的高速发展背后,是南京江北新区这座“芯片之城”的发展速度。

“完成最新一轮8亿元融资,创造行业单轮人民币融资记录。”2019年12月24日,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企业世和基因宣布了这一重磅消息。带着将中国基因测序推到世界前沿的梦想,这家扎根“基因之城”的企业,用实力换来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至今,世和基因累计发表SCI文章>155篇,累计影响因子(IF)>1100分,在科研上已经达到世界前沿。可喜的是,在这条产业规模接近900亿的生命健康产业链上,蓄势登顶全球创新金字塔尖的实干家不胜枚举。

厚植创新,深耕产业,江北新区勇担使命,在探索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有了“特别”的实践。揭牌短短数月,此时的宁淮特别合作区启动区的核心区域,已是苏中苏北地区第一个实现5G规模覆盖的园区,这块“飞地”会成为江北新区的产业协作区。

瞄准一流 笔笔勾勒“新主城”品质

江北新区要建设一座南京新主城,来承载和支撑自贸区、国家级新区建设的“软环境”。新区发展势头劲猛,吸引了大批人才共筑新主城,常住人口已突破250万,增加人口超80万,大幅增加的人口中,大部分是高学历年轻人群。

江北新区要一改城乡接合部的旧形象,实打实地在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城市生态上下功夫,才能配得上迅猛发展的产业势头,不辜负逐梦而来的有识之士。

过去的一年,江北的百姓“烦恼少了”。

2019年10月28日上午,南京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心胸外科普胸亚专科新住院病区开放,上午不到12点,病区所有床位已满。这家位于江北新区核心区的医院,自2019年3月开诊以来,便时刻牵动着江北人的心,门诊扩容、新增科室、新病区开放……江北人“看病不过江”的愿望在逐步实现。

4年前,江北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如今,除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实现运营外,南医大四附院、中大医院江北院区等20个医疗项目正陆续实施。

在2019年的开学季,江北新区新增幼儿园5所,新增、扩建小学3所,异地新建初中2所。托马斯国际学校、金地文法学校,两所国际化学校都将在今年开始招生。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基础上,配套自贸区建设的国际化教育已然启航。2019年全年,江北新区建成优质教育项目19个。

过去的一年,江北的形象“变化很大”。

去年春天,连片的樱花绽放,惊艳了长江北岸。那片樱花林所在即是地处长江之滨的青龙绿带一期启龙亲江乐园。“青龙绿带”串联了5个公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主题,整个绿带结合道路、绿地与河流的线形空间,打造连续的慢行步道、绿地系统、湿地系统,将沿线分散的块状城市景观生态节点连接成纵横交错的景观线。

青龙绿带二期工程中以梅花为主景的瑞龙郊野公园绿化景观于去年年底基本建成,青龙绿带整体工程预计2021年底完成。未来,花海相连,美景串“珠”成“链”,长达7.5公里的青龙绿带,从老山脚下直抵长江之滨,穿越江北新区核心区板块。

2019年12月27日10点28分,南京美术馆新馆钢结构主体的最后一根钢梁缓缓升起,顺利安装定位,一座“天空之城”近在眼前。2021年,该项目将建成投入使用。

2019年,江北新区“两馆一中心”(南京美术馆新馆、江北图书馆、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建设不断提速,将在今后两年陆续投入使用。三个城市新地标,刷新的不仅是城市的形象,更是生活的品质。

南京美术馆新馆将建设一组具有南京时代精神的立体园林,一座展现江北新区活力的文化场所,一个可以提供全天候服务的市民客厅;江北图书馆对标国家图书馆,集传统阅览与新媒体功能于一体,设计多个特色功能区,将为江北市民打造一座自由活动的“城市广场”;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将成为新区形象展示和对外交流的会客厅和发展成就的窗口,为市民提供行政服务、集会活动、教育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在顶山街道金汤街社区,这里曾是江北规模最大的棚户区之一,如今,往日坑坑洼洼的道路变成了双车道柏油马路,道路两侧,草坪、花境相映成趣;在泰山街道花旗村,村里的家家户户都配上了“干湿分离”垃圾桶,广场上的孩童玩尽兴时会在干净整洁的塑胶地上打滚。

瞄准建设一流城市目标,2020年,江北新区将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向,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江北新主城,聚焦核心区建设、实施老城更新、打造美丽乡村……这座城里的百姓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级新区”“自贸区”这些原本与普通百姓有些距离的词汇,其实与他们息息相关。

2020年,自贸区建设进入全面启动阶段,一个更大格局、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江北新区已经出发。 (记者 许雯斐)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