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信息》2020年第39期(10月12日-10月18日)

一、国内大政要闻

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来源:新华社)

2、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近日,国务院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19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87.0万亿元、负债总额58.4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7.8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7.2%。报告显示,2019年,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46.9万亿元、负债总额91.4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47.1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2.2%。( 来源:中国人大网 )

3、国资委:推动央企民企深化合作,316宗项目将引入1800亿元

10月1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北京产权交易所联合举办的“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暨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在上海举行。316宗项目在会上与投资者见面,涉及引入社会资本超过1800亿元,其中,中央企业混改项目268宗,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项目48宗。(来源:中国证券报)

4、发改委:深圳先行示范区首批40条授权事项清单公布

10月18日,发改委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权清单》。清单包括首批授权事项共40项,涵盖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科技创新体制、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制、生态和城市空间治理等六个方面。(来源:发改委网站)

5、财政部部长刘昆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

10月14日,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沙特主持召开G20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出席会议并发言时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步复苏,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中国政府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来源:财政部网站)

6、财政部在香港顺利发行60亿美元主权债券

10月14日,财政部在香港发行60亿美元主权债券。本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是财政部2017年重启美元主权债券发行后连续第4年发行,也是近年来首次采用Reg S和144A双规则发行。此次发行新引入了美国境内合格投资者,进一步扩宽了投资者群体。(来源:财政部网站)

7、商务部:我国今年吸收外资首次实现人民币、美元累计指标“双转正”

10月16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1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折合10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这是我国今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首次实现人民币、美元累计指标“双转正”。(来源:商务部网站)

8、出口管制法三审通过,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10月17日,历经三次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出口管制法,这部法律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出口管制法包括总则,管制政策、管制清单和管制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五章,共49条。(来源:中国人大网)

二、中国金融政策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信息

本周,央行共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分别为2.20%和2.95%),由于本周有19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和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回笼,央行实现净投放2100亿元。(来源:《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根据央行网站整理)

2、央行行长易纲:中国经济有力复苏得益于疫情防控有效和宏观刺激政策

10月14日,央行行长易纲出席G20财长与央行行长视频会议并发言。易纲表示,中国经济有力复苏,主要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有效,同时及时出台了系列宏观刺激政策。人民银行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工具,特别重视支持中小微企业,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人民银行将积极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来源:央行网站)

3、易纲出席第42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视频会议

10月15日,第42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央行行长易纲出席会议时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各方应加强政策协调,中方支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发挥核心作用,以及基金组织关于增加绿色低碳投资的呼吁,央行正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助力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标。(来源:央行网站)

4、易纲出席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一周年线上活动

10月16日,央行行长易纲应邀出席了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一周年线上活动,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共同宣布,由中欧联合牵头的IPSF绿色分类术语工作组成立,将与各方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转型。(来源:央行网站)

5、央行就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10月13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建立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基金是用于化解和处置因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缺口导致的行业风险的非政府性行业互助资金。(来源:央行网站)

6、央行:9月末广义货币增长10.9%,狭义货币增长8.1%

10月14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2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个和4.7个百分点。(来源:央行网站)

7、央行孙国峰: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

10月1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央行2020年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上表示,目前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上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显著降低,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孙国峰表示,当前,疫情防控高峰已经过去,但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更加灵活适度,更加精准导向。(来源:央行网站)

8、央行等八部门: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10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不折不扣落实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政策,发挥好全国性银行带头作用;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改革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调整功能。(来源:央行网站)

9、央行等五部门: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

10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对于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按照“应延尽延”要求,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来源:央行网站)

10、央行就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征求意见

10月16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完善商业银行类别,扩大立法调整范围;建立分类准入和差异化监管机制;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强化资本与风险管理;完善业务经营规则,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规范客户权益保护;健全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机制;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来源:央行网站)

11、央行上海总部:前三季度人民币境内非金融企业经营贷款增加1859亿元

10月15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增加535亿元,同比少增554亿元;人民币境内非金融企业经营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贸易融资贷款分别增加1859亿元、1699亿元和293.3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870亿元、251亿元和407亿元。(来源:央行上海总部网站)

12、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加大保险科技创新,助力人身险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表示,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实现保险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定制,防范道德风险,是人身险业的一项重大课题。要加大保险科技创新,助力人身险业高质量发展。(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13、银保监会召开全国政协重点提案走访座谈会,进一步研究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近日,银保监会召开全国政协重点提案走访座谈会,认真听取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关于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不断督促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14、银保监会持续推动重大案件责任人员问责处理

10月16日,银保监会发布《银保监会持续推动重大案件责任人员问责处理》。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广发银行惠州分行此前发生的两起重大案件查处工作中,银保监持续推动对相关责任人员的问责处理工作。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深化整治市场乱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15、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框架

10月15日,受国务院委托,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关于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证监会推动形成了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三步走”注册制改革布局,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框架。(来源:证监会网站)

16、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将通过“四个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10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工作归纳起来有“四个进一步”,包括进一步提高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诚信履责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公司治理底线要求、进一步倡导上市公司治理最佳实践、进一步加强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同时,要落实好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注册制。(来源:证监会网站)

17、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资本市场“五个着力”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

10月18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确定了五方面着力点,落实相关政策要求,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一是着力优化已经实施注册制的创业板市场对企业的服务。二是着力支持深交所深化板块改革。三是着力支持新三板企业转板上市。四是着力稳步扩大股票期权试点。五是着力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产品登记备案的透明度和效率。(来源:证监会网站)

18、深交所:正在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

10月1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沙雁在北京市2020年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大会表示,深交所正在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试点项目储备超过20个。试点过程中,针对不同基础设施项目仍可能面临产权办理、国资转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地方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来源:深交所网站)

19、北京市委常委会研究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和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工作等事项

10月14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研究了《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明确市、区两级财政部门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的主体责任,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保持对市管金融企业的控制力。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监管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倒查机制,防范国有金融资本流失。(来源:北京日报)

20、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北京将加快构建REITs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产业集聚区

10月16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在“北京市2020年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北京将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从产业要素、产业生态、政策保障等方面抓好落实,加快构建REITs产业生态体系,重点打造以REITs为特色的资产管理机构聚集区。(来源:上海证券报)

21、上海市金融局:力争到2025年把上海建成亚洲资管枢纽

10月17日,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解冬在第二届中国特殊资产50人论坛年会上表示,力争到2025年,把上海建设成为资管要素集聚度高、国际化水平强、科技应用领先、生态体系完备的综合性、开放型资产管理中心,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枢纽,跻身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来源:上海市金融局)

22、天津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10月14日,天津市政府发布《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九项试点任务:全面探索完善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便利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健全促进体系、优化政策体系、完善监管模式、健全统计体系和全面夯实服务贸易重点创新项目。(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

23、天津发布支持企业上市资金管理办法,补助新三板精选层公司500万元

日前,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天津市支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提到,对入库企业支付的上市签约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上市费用,市财政按照50%比例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最高100万元。对迁址至天津市发展的上市公司、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且注册在本市的,一次性补助500万元。(来源:天津市财政局)

24、广东省金融委办公室协调机制: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10月13日,广东省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召开2020年第三次例会。会议指出,广东协调机制将进一步发挥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加大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力度,提高区域金融风险分析、监测与预警的效率,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来源: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5、广东省副省长林克庆:“八个全力支持”推动深圳综改试点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10月18日上午,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林克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接下来,广东将举全省之力做到“八个全力支持”,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第一,全力支持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第二,全力支持推动深圳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第三,全力支持推动深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第四,全力支持推动深圳完善科技创新的环境制度。第五,全力支持推动深圳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第六,全力支持推动深圳创新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第七,全力支持推动深圳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第八,全力支持推动深圳以更大力度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来源:上海证券报)

26、海南出台31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10月15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创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20-2021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政银保联动授信担保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集合信贷机制。政府集中遴选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并建立银行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担保公司集中提供担保,银行发放长期贷款,市县财政视财力情况对担保公司符合条件的业务给予补贴。(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

27、浙江银保监局积极探索“监管沙盒”实践

10月14日消息,浙江银保监局积极探索“监管沙盒”实践,包括推动辖内机构结合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农户的精准授信;引导辖内机构与科技公司创新跨境电商融资服务;引导“无接触银行”业务模式;积极探索金融科技风险监管。(来源:浙江银保监局)

28、安徽银保监局指导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0月14日消息,安徽银保监局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安徽银行业保险业一体化建设和支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引领安徽全省银行业保险业提高政治站位,将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强化“两个坚持”,为实现“两个更大”目标要求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来源:安徽银保监局)

三、海外金融政策

1、美联储官员呼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资产泡沫

10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两位高级官员呼吁美国加强金融监管,以防范长期低利率政策带来的过度冒险行为和资产泡沫风险。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埃里克•罗森格伦在英国《金融时报》17日刊登的采访文章中说,美联储在执行长期低利率政策的同时,必须有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机构限制过度冒险行为,否则低利率政策将适得其反。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尼尔•卡什卡里也对《金融时报》表示,需要更严格的金融监管来避免美联储反复救市。(来源:新华社)

2、美国2020财年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

10月16日,美国财政部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2020财年(截至今年9月30日)美国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3.13万亿美元,远高于上一财年的9844亿美元。(来源:新华社)

3、欧洲央行启动数字欧元公共咨询

10月12日,欧洲中央银行启动针对数字欧元的公共咨询,旨在广泛听取公众对数字欧元项目的意见,评估其需求。(来源:新华社)

4、德国央行警告德破产企业数量或将陡增

10月13日,德国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评估报告指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发展,德国企业破产和信贷违约情况可能大幅增加。报告预计,2021年初,德国季度破产企业数量可能增至6000多家,其中制造业企业生存形势尤为严峻。(来源:新华社)

5、英国央行向商业银行就负利率征询意见

10月12日,英国央行正在向英国金融机构寻求有关在不损害其业务情况下实施负利率的能力的相关信息。虽然英国央行已经表示目前没有计划将利率降低至零以下,但正在做相关准备,以便在必要时采取这样的举措。(来源:新华财经网站)

6、穆迪下调英国债务评级至Aa3

10月16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表示,将英国债务评级从Aa2下调至Aa3。穆迪表示,英国经济增长弱于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叠加“脱欧”问题均将让英国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或对经济复苏造成阻碍。(来源:央视新闻)

7、IMF总裁:中国正增长将成为全球经济积极推动力

10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由于中国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新冠疫情、支持经济复苏,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正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积极推动力,对于大宗商品出口国以及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共同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国家尤其重要。(来源:新华社)

8、IMF总裁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建设更具韧性的经济

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出席2020年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时表示,全球经济前景正在改善,但复苏不全面、不平衡且不确定;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巩固经济复苏势头,建设更具韧性的经济。IMF当天发布《全球政策议程》,提出三大政策优先事项,包括恢复信心、支持就业并促进增长,建设更具韧性的未来,以及共同支持最脆弱经济体和民众。(来源:新华社)

9、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4.4%,主要经济体唯有中国实现正增长

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经济将增长1.9%,较6月预测上调了0.9个百分点,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IMF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虽有望增长5.2%,但与6月份预测相比下调了0.2个百分点。(来源:新华社)

10、IMF警告全球金融脆弱性继续上升

10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金融脆弱性继续上升,特别是企业流动性压力可能演变为偿付问题,消耗银行资本,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来源:新华社)

11、IMF呼吁提高财政支出效率以应对新冠危机

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一期《财政监测报告》显示,各国政府为应对新冠危机已经采取了成本高昂的财政救助措施。许多国家面临越来越大的预算约束,需要提高支出效率,以更少资源做更多事情。报告指出,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各国政府采取了有力的财政措施应对危机,总规模已达约12万亿美元。(来源:新华社)

12、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世界发生破坏性债务危机的风险上升

10月14日,世行行长马尔帕斯发表讲话,认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出现破坏性债务危机的风险正在升温。因此,世界银行致力于为面临债务压力的国家提供大规模的净流入资金,以帮助解决债务问题。(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13、世界银行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20亿美元用于新冠疫苗和治疗

10月13日,世界银行宣布,世行执行董事会已批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20亿美元资金,用于资助其购买和分发新冠疫苗、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和治疗等。世行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世行将在2021年6月底之前提供累计高达1600亿美元的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这120亿美元是其中一部分。(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14、二十国集团同意将最贫困国家缓债期限再延长6个月

10月14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举行视频会议,同意将最贫困国家债务暂缓偿付期再延长6个月至2021年6月底。会议发表的公报说,二十国集团将致力于继续实施缓债倡议,以支持最贫困国家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对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来源:新华社)

15、七国集团反对在监管到位前运营“稳定币”项目

10月13日,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召开视频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说,在相关法律、监管和监督要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前,任何全球性“稳定币”项目都不应开始运营。(来源:新华社)

16、澳央行行长: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有利于澳经济复苏

10月15日,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菲利普•洛表示,随着该国新冠疫情形势好转,经济活动逐步恢复,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将为经济带来更多推动力。(来源:新华社)


声明

《金融政策信息》周报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编写,以授权使用为主。

本周报版权属于《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本课题组对该声明享有最终解释权。如需引用发布,请致邮cfpr@pbcsf.tsinghua.edu.cn。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