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指数”发挥“风向标”效应 有效引导民间融资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1月27日08:46分类:中经观察

新华财经杭州11月27日电(记者吕昂)信息不对称、资金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长期制约我国民间融资市场健康发展,尤其是2011年以来,浙江温州等地先后爆发民间融资风波,进一步凸显民间资本的盲目性等缺陷。2012年温州金改启动以来,当地创新性地编制发布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为温州乃至全国民间融资市场提供了一个“风向标”,提升了民间融资价格透明度,进而改善和优化民间融资市场资源配置。

--金改创新编制“温州指数” 民间融资有了“风向标”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改试验区,并确立了以“规范发展民间融资”为首的十二项金改任务。2012年4月,“温州指数”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同年12月7日首次对外发布周价格指数,2013年1月1日起实行按日发布;2013年6月28日起,又按周发布“温州·中国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

目前“温州指数”已建立监测点700余个,其中温州本地监测点422个,每周采集样本量近1500笔;市外监测点约300个,涉及全国46个合作城市的金融办、温州商会、温州金融机构省外开设的村镇银行等,每周采集样本量约400笔。指数样本基本覆盖全国民间金融活跃的各省市地区,较客观反映区域金融市场资金价格走势和波动情况,有效平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金价格大幅波动。

具体而言,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直接统计其备案登记的借贷信息,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直接统计其经营和利率数据,典当行等其他市场主体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匿名抽样采集相关利率数据。此外,实体企业代表由各县区金融办匿名收集申报,民间借贷委托监测点由各受托监测点直接报送利率监测数据。“温州指数”在编制中,结合不同民间金融主体在民间融资市场的份额和活跃程度变化,及时调整融资主体、指数主体等权重。

在逐步完善数据采集的同时,“温州指数”多年来也不断健全发布系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数据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该指数实行“按周发布”与“按日发布”相结合,每周二和每日分别在温州指数官方网站、温州网及本地相关媒体上定期发布周指数和日指数。

“温州指数”发布以来,还与中证指数公司、汤森路透、中国城市金融网达成深度合作,并借助汤森路透官方网站等平台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向全球发布。温州市金融办多次邀请浙江工商大学、厦门大学、中证指数公司、首都经贸大学等有关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为指数提升发展、深化应用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该指数与温州大学金融研究院达成深度合作,将日常数据编制、发布整体外包,确保“温州指数”的稳定性、精准性和权威性。

--指数监测运行平稳 民间融资趋于理性

“温州指数”运行多年来,已实现对民间借贷市场的有效监测,促进了民间融资规范发展。从利率变化来看,利率水平已经从温州金改前的阶段性高位(25.44%)回落至2019年7月的15.9%,表明温州地区的民间融资逐步趋于理性,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从监测融资规模来看,从2014年的494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243亿元,也表明随着正规金融市场规模扩大,民间融资利率降低,民间借贷被挤出,温州金改的成效初步显现。

分析今年7月监测数据,融资用途42.49%用于生产,54.29%用于资金周转,3.22%用于投资;融资结构上,小额融资(100万元以下)金额占比32.85%,中额融资(大于等于100万元且小于500万元)金额占比30.88%,大额融资(大于等于500万元)金额占比36.27%,显示出温州民间金融起到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积极作用,而非流向房地产等市场进行套利。

与此同时,通过与正规金融及货币政策的关联性研究,“温州指数”在宏观经济中的“风向标”作用正逐步放大。特别是五年来该指数的运行趋势与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指数)走势基本趋同,一定程度上描绘出金融市场上资金的充裕程度和不同企业的借贷成本,初步反映了民间融资对正规金融利率的传导作用。

从指数与实体经济关联性来看,经济越繁荣,PPI越高,企业运营状况越好,信贷约束相应会得到缓解,民间借贷中的风险溢价和信息溢价也会更低,“温州指数”相应越低。与银行间拆借利率相比,PPI与“温州指数”更相关,说明“温州指数”相较于正规金融利率蕴含了更多的实体经济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反映实体经济健康运行的状况。

目前,“温州指数”在当地司法实践中已得到初步应用。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年印发意见,正式将“温州指数”作为法院审判、执行的参考依据。2014年发布的《关于贯彻实施〈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纪要》明确提出,如借贷双方事先未约定利率,将“温州指数”作为确定合理民间借贷利率的自由裁量参考依据。这也为有效解决民间借贷纠纷、推动指数在更广领域应用做出了积极探索。

--优化“顶层设计” 推动指数更有效服务金融决策

“温州指数”如今已在规范民间金融市场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温州市金融办坦言,指数进一步发展尚存阻碍,譬如在顶层设计方面就有待加强。由于“温州指数”是由温州牵头,指数各合作城市监测点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只能依靠良性沟通,无法用行政手段约束其报送行为,统领各城市能力不足,有“自产自销”的局限性,需要在指数编制架构上有所提升和加强,实现指数编制工作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据悉,温州市金融办下一步将提升编制架构,强化区域的统领力和权威性。力争国家层面牵头编制和发布“温州指数”,借助人民银行系统的监测力量,联合“温州指数”现有资源,优化指数监测布局,强化指数编制力量,推广指数应用价值,切实提升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的“风向标”作用,积极为货币政策提供参考作用。

同时,将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大统计数据共享格局。结合区域金融发展特点及金融创新成果,重视大数据时代对数据采集和编制的影响,谋划与各种大数据平台的合作,推进指数编制与非现场监管系统有机结合,利用网络民间信息不断调整和完善“温州指数”指标体系构成,推动完善编制工作机制。

此外,还将完善监测体系,增强在利率市场化方面的参考作用。加强信息披露,健全民间借贷风险监管,建立民间借贷信用风险度量和预警模型,初步构建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以“温州指数”运行为载体,发挥指数在正规金融方面的补充作用,分析利率变动与资金的供需均衡形成内生的相互作用机制,共同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和完善。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